close

[德國想GO就GO]14:萊茵河浪漫遊船、[科隆]@德國19天自由行Day03-2

日  期:2019/5/29(Day3-2)

今日行程路線:

上午行程:法蘭克福->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搭乘德鐡,約1h10m)

     呂德斯海姆->伯帕德(Boppard);(搭乘KD遊船,約2h35m)

午  餐:Knobi Bon Bon(外帶土耳其美食Döner Kebap和Döner Rolle至列車上享用);

下午行程:伯帕德->科隆(Köln);(搭乘德鐡,約1h25m)

     科隆市區觀光;

晚  餐:咖哩香腸配麵包(科隆中央車站)

住宿旅館:Hotel Muller Koln(科隆)

 

(接續 13[萊茵河浪漫遊船]、科隆@德國19天自由行Day03 )

上午搭乘KD遊船,悠遊自呂德斯海姆到伯帕德間的浪漫萊茵河谷地後,下午就要搭乘德鐡,繼續前往德國第四大城~科隆(Köln)。

由伯帕德搭乘德鐡到科隆的車程約1.5 hrs,只要一出科隆中央車站,目光就會不由自主的被旁邊高聳的尖頂雙塔所吸引,這就是科隆的地標~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

(科隆的老城區就位在中央車站旁,建議大家可以選擇火車站附近的旅館住宿,如此就能先到旅館辦理入住手續,安頓好行李,繼續輕鬆遊科隆啦!)

[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

 大教堂的原址在西元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時就已建造了一座小教堂;西元1248年,時任的科隆大主教為現在的大教堂主持開工典禮,一座以法國亞眠大教堂為藍本,以世界最高教堂為目標的宏偉建築開始在此建造。不過科隆大教堂的工程進行的並不順利,到了1560年時還因為資金不足而完全停擺,而且這一停就是三百多年。

一直到十九世紀初歐洲古典浪漫主義興起,許多普魯士(當時的德國叫做普魯士)當代聞人如大文豪歌德等人都挺身而出,呼籲應該將大教堂繼續建造下去。當朝的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也非常熱衷重建計劃,終於在1842年時大教堂重新開工,工程得以繼續進行。

一直到1880年10月,幾經波折的大教堂才終於建造完成,以氣勢磅礡之姿展現在世人面前。不過到了二戰時期,科隆大教堂和德國大多數的建築物一樣在多次空襲中遭受嚴重損毀,戰後德國人發揮堅強的毅力,耗費近二十年的時間,才終於使大教堂重現於世人面前(圖1)。

圖1 科隆大教堂(下)

20190529科隆大教堂

出了科隆中央車站走上寬闊的大階梯,宏偉的大教堂就矗立在眼前(上圖)。

大教堂外還展示著70年前科隆在二戰遭受空襲後的珍貴史料相片(圖2)。

圖2 教堂外展示的珍貴史料相片(下)

20190529教堂外所展示的珍貴史料相片

大教堂的正門在西側,雖然乍看之下這幾座門的風格相似,不過其實只有面對大教堂右手邊的"彼得之門"(St. Peter portal)(圖3)是真正中世紀的原始作品,其他的門都是以彼得之門做為範本在十九世紀才完成的。在門的兩側是耶穌門徒的雕像;上方則雕刻著聖彼得殉道的故事。

圖3 彼得之門(下)

20190529彼得之門(科隆大教堂)

大教堂不需購買門票就可入內參觀,不過入口旁擺放著一只樂捐箱,上面會標示著希望進入的旅客能捐獻每人1歐元。在歐洲這樣的樂捐箱很常見,也不僅限於教堂(像倫敦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也不用買票便可入內參觀,不過他們同樣也有一只樂捐箱,有時還會有專人"勸捐"喔),想想當地政府花費了多少金錢和心血將這樣宏偉的建築藝術保存至今,捐獻這1歐元就意義深遠了。

這座擁有兩座高157 m鐘樓,排名世界第三高,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除了氣派恢弘的建築物本身外,教堂內存放的許多宗教藝術瑰寶,也同樣吸引前來朝聖的旅客們,快來看看大教堂內有什麼亮點吧!

[科隆大教堂內部簡介]

一、中殿

一進入科隆大教堂,最令人震撼的莫過於挑高超過40 m的中殿(圖4),看著陽光自上方側窗撒落,不禁讓人有種天使即將降臨的感受。據說興建大教堂的Konrad von Hochstaden(孔拉德.馮.赫希斯坦登)主教,就是希望將科隆打造成為"天國之城";這座超挑高的中殿,彷彿也訴說著人們崇敬天主,希望死後能進入天國的心境。 

圖4 科隆大教堂的中殿(下)

20190529中殿(科隆大教堂)

中殿之中還有一個和其他教堂最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吊掛在柱間的巨幅掛毯了。以掛毯來彰顯聖經的故事或許在教義上並沒有差別,但這特有的厚實感確實讓陰涼的碩大空間內多了分溫暖的感覺。

二、"聖母憐子"雕像(十字架之路第13站)

  (Way of the Cross,13th station,Christ's body is taken down from the cross)

  自18世紀起,許多教堂都以"十字架之路"來闡述基督受難的過程,整個過程分為14個階段來演釋,其中第13階段所描述的是聖母懷抱著被釘死的基督屍體,悲痛萬分的情形。這個場景被稱為"聖母憐子"或"聖殤"。

許多知名的雕刻家都曾以"聖殤"為題,以雕刻的技法來詮釋這份悲慟,包括大家所熟知的米開朗基羅在內(米開朗基羅在年僅23歲時就以高超的技法雕鑿出他心目中的"聖殤”,這座曠世鉅作目前存放在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內)。

科隆大教堂的"聖母憐子"雕像是1890年代的作品(圖5),目前存放於南塔的下方。

圖5 "聖母憐子"雕像(下)

20190529聖母憐子雕像(科隆大教堂)

三、彩色鑲嵌玻璃窗戶

 哥德式大教堂的特色之一就是擁有大面積的窗戶,一般大教堂都以彩色鑲嵌玻璃做為裝飾,並且以聖經的故事做為題材,使整個教堂莊嚴卻不致單調。

科隆大教堂在兩座塔樓下方的八個窗戶便以創世紀至最後的審判為題,將這整段過程完整呈現在彩色鑲嵌玻璃上(圖6),這些彩色鑲嵌玻璃最初可是十九世紀時由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玻璃廠所製作的喔!

圖6 從創世紀到最後的審判(下)

20190529從創世紀到最後的審判

四、祭壇(Altar)

 在天主教或基督教的大教堂中,通常在側殿還會設置數個小禮拜堂(Chapel)供信眾們在舉行一般的祈禱式時使用,這些小禮拜堂也都設有小型祭壇(Altar),而且祭壇的雕刻或繪畫等多出自當代知名藝術家之手。

科隆大教堂中也設置了數個小禮拜堂,其中在聖母小禮拜堂(Lady Chapel)的祭壇是在西元1442年左右由科隆藝術家Stefan Lochner(斯特凡.洛赫納)所創作。這件作品原本是為了科隆市議會而做,因此被稱為"這座城市的守護聖人祭壇"(Altar-piece of the city's patron saints)(圖7),一直到1810年之後才被移至大教堂內。

這座畫作的主題是大家知的東方三博士獻禮給小耶穌,雖然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但祂依然擺放在聖母小禮拜堂中,讓每天來到此地的信徒及旅客們都能前來參拜並欣賞這件藝術傑作。

圖7 這座城市的專護聖人祭壇(下)

20190529這座城市的守護聖人祭壇

五、雕刻

 中古世紀時教育還不是很普及,文盲在一般民眾之中的比例不算低,因此教堂內多以圖像的方式來展現聖經上的故事,以便對一般民眾傳道,雕刻自然也成為重要的方式之一。

德國的教堂也不例外,在廊柱旁、唱詩班席或小祭壇等位置裝飾著各式雕刻,諸如基督受難、聖經中的聖人、教堂歷任的大主教等,其中最常見的應該自是聖母抱聖子像了。

在德國的教堂中,以聖母抱聖子為題的作品遠比其他國家來得多出許多,聖母以無比慈愛、光輝的眼神望著懷中的小嬰兒小耶穌,在戰亂紛擾的時代想必溫暖、鼓舞了許多受苦的民眾吧!

圖8的聖母懷抱聖子像位在大教堂平面十字交匯處的一根柱子旁,這件作品的創作年代大約在西元1420年左右,雕像中的小耶穌並沒有望著聖母慈愛的臉龐,而是向下看,這似乎也說明了創作者的用心,讓來到教堂朝聖的信眾們在抬頭仰望時,能同時看到聖母及聖子的臉龐。細看雕像的話更可以發現,其實這座雕刻是有上彩的(褐色的眼珠、淡紅色的皮膚和滾著金邊的長袍);雕像的托座也巧妙的以天使像呈現,使祂毫無違和感的呈現在凌空而下的位置。

圖8 Madonna and Child(下)

20190529聖母及聖子(科隆大教堂)

圖9的聖母像位在大教堂東南側的窗邊,科隆大教堂中最知名的聖物就是聖經中東方三博士的遺骸,這尊"Milan Madonna"(米蘭聖母像)據說就是當時伴隨著東方三博士遺骸一起來到大教堂的,祂同時也是大教堂內最古老的聖母像(目前教堂中的聖母像是大教堂的工作坊在西元1280/90年代所製作的仿製品)。雕像中聖母抱著聖子的姿勢和圖8明顯不同,據說在當時是受到法國的影響。

圖9 Milan Madonna(下)

20190529母蘭的聖母(科隆大教堂)

六、東方三博士聖骨匣

 順著中殿向前走就是唱詩班席,經過唱詩班席再向前就可以見到一個金光耀眼、外形有點像一座小教堂的盒子以玻璃罩罩著,陳列在中世紀的高祭壇上,這個金色的盒子就是科隆大教堂最知名的聖物~東方三博士的聖骨匣(圖10)。

聖經中有記載當耶穌降臨人間(誕生)時,有三位遠從東方而來的博士(賢士)前來朝拜,這個聖骨匣內的遺骸正是在天主教中擁有神聖地位的三博士遺骨。遺骨原本存放在義大利米蘭的一座修道院中,在西元1164年時由當時的科隆大主教將遺骨偷運回科隆。原本的聖骨匣並沒有這麼華麗,到了1190年至1220年間才由科隆的金匠們在其上鑲金鍍銀,並且鑲上各式寶石;而聖骨匣上的圖案,所描述的則是自救贖的黎明曙光到最後的審判的場景。

與其說東方三博士的聖骨匣是大教堂最知名的聖物,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大教堂是為存放此一聖物而建,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聖骨匣也曾受損、短暫遺失,大教堂也曾遭受毀壞,所幸兩者皆已修復完成,通過各種磨鍊,讓宗教及藝術的珍寶重現世人面前。

圖10 東方三博士聖骨匣(下)

20190529東方三博士聖骨匣

七、大主教Gero的耶穌受難像(Gero crucifix)

 這尊耶穌受難木像(圖11)是在西元一世紀末由大主教Greo捐獻給當時的大教堂。到了1270年左右,雕像才移至新建的科隆大教堂的小禮拜堂中(當時大教堂也尚未完工);到了1350年左右,雕像再度遷移至目前所存放的"十字架小禮拜堂"(the Chapel of the Cross)內。據說這尊耶穌受難像和先前提到的"米蘭聖母像"是傳說中大教堂內具有神奇力量的兩件聖像

圖11 大主教Gero的耶穌受難像(下)

20190529大主教Gero的耶穌受難像

目前所見雕像中的基督聖體和十字架橫樑才是真正的原件;十字架後的光芒則是在1683年時才增加上去的。據說這也是目前所存在最古老的耶穌受難像

科隆大教堂裡其實還有許多具有宗教和藝術雙重意義的寶物,不過礙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其他的珍寶就請大家親臨欣賞囉~

大教堂內部的參觀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不過可別急著離開喔!因為科隆大教堂還有一個超級大亮點~就是登上157 m(約50層樓高,509階階梯)的尖塔!

登塔有專屬的入口(圖12),必須由教堂外進入。

圖12 登塔的專屬入口(科隆大教堂)

20190529科隆大教堂的登塔入口

登塔活動是單獨收費的,成人票5歐元/人。

穿梭在陡峭狹窄的旋轉梯中奮力向上爬(圖13),"會車"時更能體會"摩肩接踵"的感受!

圖13 登塔的旋轉梯(下)

20190529科隆大教堂登塔的旋轉梯

在登上觀景平台之前,途中還會經過科隆大教堂知名的12座大小不同的鐘(bell)(圖14)。

圖14 科隆大教堂鐘塔裡的鐘(下)

20190529鐘塔裡的鐘(科隆大教堂)

這些鐘各自擁有自己的名字和歷史,也各自擁有自己的聲響,其中最古老的鐘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囉!

有關這些科隆大教堂裡的鐘,還有件有趣的知識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不只是在科隆大教堂,許多教堂內都有各式各樣的鐘,它們的聲響就如同每個人說話的聲音一樣各有各的特色,如果超過一個以上的鐘同時響起,要怎麼能確保這樣的"混聲"是和諧悅耳的呢?

科隆大教堂裡有二口鐘,"The Angelus bell"(祈禱鐘))和"The Consecration bell"(奉獻鐘),它們除了是大教堂裡最古老的鐘外,聲響更是別具意義。祈禱鐘重達763kg,它的鐘聲是G#(Sol#);奉獻鐘較小,重量為425kg,但它的鐘聲是E(Mi),而Mi和Sol#正好是E大調音階中的兩個音!這並不是巧合,而是特別設計出來的喔。

在西方世界,他們以"peal"這個字來表示二口以上的鐘同時敲響並發出諧悅耳的聲音,據說祈禱鐘和奉獻鐘就是西方世界最古老的"peal"

經過了這些聞名世界的鐘後,我們的目的地還沒有到喔,繼續奮力的向上爬吧~

接下來要怎麼走?別懷疑,只要看到樓梯,繼續向上爬就對啦!(圖15)

圖15 彷彿永無止境的樓梯(下)

20190529彷彿永無止境的登塔樓梯

如果抬頭時能見到尖塔塔頂美麗的鏤空雕飾(圖16)~那麼恭喜你,觀景平台終於快到啦!

圖16 尖塔塔頂美麗的鏤空雕飾(下)

20190529尖塔塔頂美麗的鏤空雕飾

圖17 觀景平台終於到啦(下)

20190529由觀景平台眺望科隆市景

大家可以看一下登塔的門票,觀景平台(Aussichtsplattform)的高度在97.25m(大約32樓的高度),站在平台向外望去,科隆市景盡收眼底。

(科隆市有那些知名地標呢?圖17由左至右,包括有綠色三排三拱的霍亨索倫橋(Hohenzollernbrücke)、照片中最顯眼的尖塔建築大聖馬丁教堂(Kath. Kirche Groß St. Martin)和霍亨索倫橋所跨越的萊茵河)。

(其他的方位還可以看到科隆塔(Colonius Fernsehturm)、和遠方山丘上的發電廠等,就請大家登塔後找找看喔~)

有關科隆大教堂的參觀行程到此算是告一段落啦!接下來還有羅馬-日耳曼博物館(Römisch-Germanisches Museum)、萊茵河畔吃冰淇淋賞景、古龍水發源地~4711香水總店等精彩景點,歡迎繼續閱讀喔~

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相關資訊

地  址:Domkloster 4, 50667 Köln

門  票

 大教堂內部免費參觀;

 登塔成人票5歐元/人;兒童及學生票2歐元/人;

 其他收費標準請詳 科隆大教堂官網>選擇 Tower Climb。

開放時間:請詳 科隆大教堂官網>選擇 Opening hours。

介紹網址科隆大教堂官網(Cologne Cathedral)(英文版)

arrow
arrow

    法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