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國想GO就GO]23:傳奇黑森林小鎮[弗萊堡(Freiburg im Breisgau)]、蒂蒂湖@德國19天自由行Day06-1

日  期:2019/6/1(Day6-1)

封面照片:弗萊堡小威尼斯

20190601弗萊堡最美麗的城市寫照

今日行程路線:

上午行程:弗萊堡(Freiburg)老城區漫遊;(搭乘VAG地面電車+步行)

     弗萊堡->蒂蒂湖(Titisee);(搭乘德鐡,約40 mins)

午  餐:Bistro Zum See(西餐廳);

下午行程:蒂蒂湖環湖健行+遊湖;

晚  餐:德國傳統晚餐可頌麵包(弗萊堡中央車站/外帶至列車上享用)

住宿旅館:Hotel Central Garni(特里堡)

在德國的西南角山區有一片廣大的森林,森林中大部份面積為松樹、杉樹所覆蓋,據說遠望這片山林時因為林相茂密而顯得黑色一片,這裡就被稱作Schwarzwald(黑森林)。黑森林地區因為山林廣佈,幾座美麗的湖散佈其間,而且這裡擁有德國少有的溫泉,又是知名的咕咕鐘的故鄉、美味可口的黑森林蛋糕的發源地,因此早已成為世界知名的觀光勝地,由今天起的兩天,我們就要進入黑森林地區好好的體驗一下這裡的湖光山色了。

今天上午的行程是遊覽弗萊堡的老城區。弗萊堡位於黑森林的西部,最早的紀錄可追溯到西元十二世紀。這座城市在歷史上也經歷過許多的災難和考驗,像激進的法律改革、獵巫行動,也因為地厘位置的關係(位於上萊茵河平原地區的交通樞紐),曾經歷多次戰事而隸屬於許多不同國家(奧地利、法國、瑞典等)。不過歷史的宿命並沒能擊倒這座城市,自西元1457年起它擁有了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弗萊堡大學;時至今日,它更成為世界知名的環保城市,弗萊堡的居民也以注重環保為榮,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座美麗的綠色城市有那些必訪景點吧!

圖1 我們的弗萊堡觀光地圖(下)

Day6圖1弗萊堡觀光地圖.jpg

一、[馬丁城門](Martinstor)

 弗萊堡老城區(Altstadt)位於火車鐡道以東、德萊薩姆河(Dreisam)以北,大約1 km x 1.35 km的範圍,而馬丁城門正好大略在老城區的中心位置,因此以馬丁城門做為老城區漫遊的起點是個不錯的選擇。由火車站步行到馬丁城門只需要大約15 mins,不過因為我們住宿的弗萊堡城際酒店(Intercity Hotel Freiburg)有附送市區交通VAG公司的PASS(所有VAG營運的地面電車、公車皆可免費搭乘),所以我們決定搭乘地面電車來展開我們的弗萊堡之旅。

由弗萊堡火車站搭乘地面電車到老城區中心其實很簡單。地面電車站就在火車站的"上"方~它是一個立體交叉工程(圖2)。

圖2 弗萊堡火車站上方的地面電車(下)

20190601弗萊堡火車站上方的地面電車

順著電扶梯向上,再走到火車軌道的上方就是地面電車站。

依據VAG弗萊堡地面電車、巴士路網圖(詳圖3),要到老城區的中心可以在Bertoldsbrunnen站(貝托爾德噴泉站)下車,由火車站前往的話共有紅色的1號線、綠色的2號線、橘色的3號線和粉紅色的4號線等共四線的地面電車可搭乘。

圖3 VAG弗萊堡地面電車、巴士路網圖摘錄(下)

Day6圖3弗萊堡交通路網圖.jpg

(圖中Hauptbahnhof就是弗萊堡火車站(中央車站);向右手邊兩站就是老城區中央的Bertoldsbrunnen站(貝托爾德噴泉站))

(如果需要完整的路網圖,可以到 VAG公司的官網 (可點選連結)查詢)

在Bertoldsbrunnen站下車後沿著Kaiser-Joseph-Straße街前行,馬丁城門就近在眼前(圖4)。

圖4 馬丁城門(下)

DSC01186.JPG

弗萊堡在中世紀時曾有五座城門,目前還保有兩座,馬丁城門為其中的一座。城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十三世紀,最初也是做為城牆防禦工事的一部份。隨著歷史的演進,馬丁城門也經歷了數次的改建,目前的樣貌主要來自於西元1901年時的改建工程。有關弗萊堡的歷史有點複雜,在此我們就不詳述。不過自十二世紀起,歐洲開始了一股"獵巫"(Witch-hunt)的風潮,最初是搜捕女巫或巫師,將他們送上宗教法庭審判;以今天的角度來看某些案例反而比較像是宗教或政治迫害,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大家熟知的"聖女貞德"了。這股獵巫風潮在十六世紀時達到高峰,在此同時也來到了弗萊堡,有三位市議員的寡婦因此遭砍頭及焚燒。為了紀念十六、十七世紀時的受害者,馬丁城門也被選為"獵巫"事件的紀念館。

不過馬丁城門的內部目前並未對外開放,大家就穿越城門,體驗一下中世紀人們進城和出城的港覺囉!

二、[漁夫街](Fischerau)

 穿越馬丁城門沿著馬路繼續向前(不遠處有個像廣場的十字路口左轉Gerberau街,再右轉Fischerau),不一會兒就到漁夫街啦。

漁夫街是隱身在老城區中的一條靜謐小巷,這裡以前是漁夫們的住所,他們將捕獲的漁獲放在水渠中冷藏,也在水渠旁處理漁獲,將殺魚的內臟、廢棄物丟入水渠中,可以想見當時的環境充滿了污濁的渠水和噁臭味。時至今日,這段過往已完全消失在這條靜謐優美的小巷和清澈見底的水渠中,小巷旁盡是特色小店,溫暖的陽光伴隨著潺潺地流水聲,當地居民喜歡將這裡稱為"Little Venice"(小威尼斯),一起來和我們漫步在這段美麗的小巷中吧!

圖5 漁夫街(小威尼斯)(下)

DSC01191.JPG

我們來到這裡的時間大約是早上8:30,德國觀光地區的店舖通常都在10點後才會陸續開始業。如果你也喜歡享受這片刻的寧靜和乾淨的街景的話~早點出發吧

雖然只是短短一小段路,但漫步其中,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潺潺地流水聲,實在很難和過往漁夫們在此辛苦工作的污濁環境聯想在一起,或許唯一能喚起記憶的,就只有水渠邊的小漁工像了。

圖6 唯一能喚起記憶的小漁工像(下)

DSC01205.JPG

當時漁夫們的生活很辛苦,許多小朋友都來這裡當童工幫忙處理漁獲,雕像中的小漁工脫下靴子將靴中的水倒入水渠中,憂鬱的表情也訴說著他們辛苦的童年...。

順著水渠一直走到盡頭,水渠在這裡會轉入地下,因此我們也必須轉往與水渠平行的Gerberau街,才能繼續向前。

Gerberau街是一條充滿弗萊堡特色的街道,

"Freiburg is ... the city of miniature streams & cobble-stone streets."(弗萊堡是...擁有迷你溪流鵝卵石街道的城市)~摘自弗萊堡旅遊官網首頁。

而Gerberau街正好能讓我們仔細品味這句話的涵意!

圖7 商家前的地面上都嵌上不同的圖案來代表自家的特色(下)

DSC01207.JPG

漫步在Gerberau街的同時,左手邊出現了一座社區公園~充滿著"黑森林"風的小公園!如果有小朋友同行的話,不妨停下腳步,享受一下德式黑森林公園風吧

圖8 充滿著"黑森林"風的小公園(下)

Day6圖8黑森林風小公園.jpg

由上至下:原木風情的蝸牛玩具(上)、原木支架、可平躺的盪鞦韆(中)和由整支原木製作的階梯式平衡木(下),再加上巨石、樹木,不愧是黑森林小鎮的社區公園。

沿著Gerberau街繼續向前,不一會兒就又和剛才在漁夫街的大水渠(Gewerbekanal)會合了。由這裡到施瓦本廣場間的一段小巷,地面是古老的鵝卵石鋪面,兩側小屋顏色鮮明,家家戶戶綠藤上牆,更有甚者鮮花盛開,潺潺流水伴於耳際,這或許就是弗萊堡最美的城市寫照了~(圖9)

圖9 弗萊堡最美的城市寫照(下)

DSC01222.JPG

不過在驚嘆小威尼斯美景的同時,在大水渠中也出現了令我們驚訝的東西~

圖10 隱身在水中的鱷魚(下)

DSC01219.JPG

我的老天鵝呀~這是要嚇死誰@@

兇猛的巨鱷在水中昴首前進,這算是德式幽默嗎??

三、[施瓦本城門](Schwabentor)

 沿著Gerberau街繼續向前,經過幾處小轉折就會到達施瓦本城門廣場(Schwabentorplatz),而弗萊堡現存的另一座城門~施瓦本城門就位在廣場旁(圖11)。

圖11 施瓦本城門(下)

DSC01227.JPG

(攝於施瓦本廣場,城門的白色牆面上手持寶劍、盾牌,腳下踩著惡龍的正是弗萊堡的守護神"屠龍騎士聖喬治")

有關施瓦本城門的命名由來有個蠻搞笑的故事。話說在中世紀時,弗萊堡是黑森林貿易路線上的一座美麗城市,一位施瓦本(Schwaben)的鹽商有一次路經此地,就愛上了這座城市,於是他返回家鄉,用酒桶裝了滿滿的錢回到弗萊堡,準備買下這座城市。不過當地居民們完全不理會他的要求,並加以嘲諷他~尤其是當他打開號稱裝滿錢的桶子時~裡面卻只有沙子和石頭,原來他的太太覺得這個想法太荒謬,偷偷將桶子裡的錢換成沙子和石頭!這就是施瓦本城門名字的由來啦(這個故事就直接繪於城門內的牆上(圖12),有沒有覺得這座美麗城市的景點都有個很跳tone的故事或歷史呢?)

圖12 施瓦本城門(城內側)

DSC01234.JPG

(有看到城門名字的故事嗎~就在鐘檈城門的上方)

四、[迷你小溪](Bächle)

 自從由電車下車起,一路由馬丁城門(圖4)到施瓦本城門(圖12),都可以見到小小的水渠縱橫於路邊,這些以卵石鋪底、流動著淺淺的、來自德萊薩姆河清澈河水的小水渠讓整座城市散發出莫名的魅力,驚豔著來到此地的遊客們!

這些小水渠被稱為Bächle(迷你小溪),早在十二世紀時就出現在弗萊堡,它們將德萊薩姆河的河水引入城內,做為飲水、洗滌和預防火災之用(想想看,身為黑森林中的城鎮,防火確實是個重要的課題)。這些迷你小溪如今或許早已失去實用價值,但卻成為來此遊玩的小朋友的最愛!

圖13 德國小朋友來到弗萊堡的最愛(下)

Day6圖13德國小朋友的遊戲.jpg

德國小朋友來到弗萊堡的最愛是什麼?就是拉著繩子,拖著自己心愛的小船在迷你小溪中航行!(這段小溪深度稍大,所以沒能拍到他的小白帆船XD)

來到弗萊堡,不妨脫掉鞋襪,到迷你小溪中漫步一下,感受這座城市的特殊魅力吧!

(當地還有個傳說:如果你"不小心"掉入這些迷你小溪中,你就會和當地人結婚喔!各位單身的朋友們...)

五、[古代商貿會館](Historical merchants' hall)

 由施瓦本城門進城,順著右手邊的Herrenstraße街直走(也可以看著大教堂的尖塔前進),大約10 mins內就會抵達大教堂旁的明斯特廣場(Münsterplatz),接下來的三個景點:古代商貿會館、弗萊堡大教堂和大教堂市集都在這個區域。

今時今日由施瓦本城門進城是相當輕鬆且愉快的,除了眾多的觀光客外,最多就是等個紅綠燈,讓城門裡的電車離開城門。不過時光回到中世紀時,商人們要進城做生意、買賣貨物可就沒這麼簡單啦。在進城前必須先在城門檢查貨品和繳交稅費,尤其到了十四世紀時弗萊堡的貿易量顯著增加時,進城時的排隊等待更是曠日費時,此時,一個用來儲放貨品和辦理通關手續(繳交稅費))的地方就應運而生了~這就是古代商貿會館的由來

隨著貿易活動日漸擴展,商貿會館的規模也在數次修建後更加擴大,即便在今日走進明斯特廣場,一身磚紅色的建築物本體也能立刻讓人感受到它的貴氣(圖14)。

圖14 一身貴氣的古代商貿會館(下)

DSC01253.JPG

六、[弗萊堡大教堂](Freiburger Münster)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由施瓦本城門經Herrenstraße街步行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其實是碩大的弗萊堡大教堂。在弗萊堡旅遊官網中弗萊堡大教堂的網頁,直接以"Our landmark"(我們的地標)在標題後方下了註解,足證大教堂在當地無可取代的地位(圖15)。

圖15 弗萊堡大教堂(下)

DSC01255.JPG

大教堂的建造期間超過300年,目前的大教堂始建於西元1200年,和其他費時建造的大教堂一樣,隨著世代的改變,主流建築的設計風格也不斷的在修正,由最早期的晚期羅馬式到哥德式,最後到1536年時晚期哥德式唱詩班席的穹頂封頂後,大教堂的建造工作基本上才算告一段落。

隨著時間的過去,大教堂內部繼續進行了包括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風格的裝修工作,只可惜我們造訪當日教堂內正好在辦活動,無緣一睹室內的風采。不過單就外觀而言也能找到許多不同時代建築風格的證據唷!

以大教堂最醒目、高達116m的西塔樓來說,最下部的塔樓(高度約37m)以平面來說概略呈方形,外觀主要以光滑的牆面組成;再往上則是八角形的塔樓(高度約33m),榙樓的外觀出現明顯的尖頂、大面積圓拱開窗和繁複的裝飾,哥德式的華麗風格明顯可辨;最上層的尖頂則僅由肋樑和石雕簍空花窗所組成,據說這可是哥德式建築史上第一座簍空的尖頂,它也成為後續許多歐洲教堂塔樓的範本!(圖16)

圖16 弗萊堡大教堂的西塔樓(下)

DSC01269(調光線).jpg

(瑞士藝術史家Jakob Burckhardt稱西塔樓是"地球上最美的塔")

而壯麗的西塔樓下方,就是裝飾華麗的教堂大門(圖17)。

圖17 位於西塔樓下方的教堂大門(下)

DSC01264.JPG

如同德國其他城市的命運一樣,弗萊堡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也因遭受轟炸而損失慘重,不過上帝的領地~大教堂卻幸運的逃過一劫,現今的大教堂大部份都保留著自西元1200年以來逐步建成的樣貌,沒能入內參觀確實有些可惜,大家如果有機會到弗萊堡一遊,可千萬別錯過這處瑰寶啊!

大教堂旁就是市集,想要拍到完整的大教堂有些難度,建議大家可以繞著外圍走一圈,由各個不同的角度欣賞這件建築史上的藝術傑作,相信你一定能有不虛此行的感受!

弗萊堡大教堂(Münster)相關資訊

地  址:Münsterplatz, 79098 Freiburg im Breisgau。

介紹網站弗萊堡大教堂官網 (德文版)。

七、[大教堂市集](Cathedral Market)

 雖然無緣進到大教堂內參觀,不過圍繞著教堂旁的大教堂市集同樣吸睛!這裡可不是為觀光客而設的觀光市集,它可是道地的、弗萊堡在地人購買日常所需的"菜市場"。

圖18 大教堂市集(下)

DSC01258.JPG

因為是正宗的在地市集,因此從市集開張起(7:30 am)人潮便絡繹不絕,販售的商品以日用品、新鮮的蔬果、鮮花為主,不同的季節都有當季的時令蔬果可供選擇。也因為是在地居民日常採買的市場,所以物品的售價就反應出當地的物價水準,就像我們在 [德國想購就購~購物篇(德國必買推薦)] 乙篇中提到的,歐洲的一般日常用品、食品價格真的很"親民",喜愛嚐"鮮"的朋友們絕對不能錯過!

圖19 大教堂市集集錦(下)

Day6圖19大教堂市集集錦.jpg

集錦說明:

左上:歐洲傳統市集中不可或缺的鮮花攤位。

右上:時令蔬菜是國內非常少見的白蘆筍,德國黑森林地區是歐洲白蘆筍的重要產地,白蘆筍產季短,只在每年的4~6月,它在美食界可是和秋天的白松露齊名,自古就是歐洲王公貴族的最愛,又有"白色黃金"、"蔬菜之王"、"食用象牙"和"皇家美食"等美譽,如果是4~6月來到弗萊堡旅遊,千萬別錯過這件人間美味啊!既然是"皇家美食",它在餐廳的價位當然是有點高貴,不過喜愛生菜的朋友不妨在市集買點白蘆筍嚐鮮,只要清洗乾淨,選擇較嫩的部份食用即可(反正太粗的渣滓也吞不下去)。生食的話雖然會有點蘆筍特有的味道,但相對的也特別能品嚐出最原始的鮮甜味,大家不妨一試唷!

中間:圍繞著大教堂的市集,絡繹不絕的本地人和觀光客穿梭其間,好不熱鬧,即便是在西塔樓的大門前也有不少攤位。

左下:除了珍貴的白蘆筍,當季的水果之一就屬草莓了,市集中有多處販售新鮮草莓的攤位,果粒碩大飽滿、香氣四溢的鮮紅草莓讓人愛不釋口,你一定要嚐看看!

右下:逛到口渴了嗎?來杯莆萄酒吧!

除了新鮮道地的時令蔬果外,還有一樣不能錯過的當地代表就是"Lange Rote"(超長紅香腸)!

德國的特色美食之一就是德式香腸了。德腸在德國許多地區都有不同樣式、口味的獨特樣貌,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像是法蘭克福的紅香腸(最傳統的吃法是水煮)、慕尼黑的白香腸、紐倫堡的小香腸...等,到了弗萊堡,你不能錯過的就是超長紅香腸啦!

德式香腸的傳統吃法不外乎單吃或是以麵包夾香腸,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單吃不好拿(香腸),所以加個麵包讓你可以拿麵包夾著香腸吃(像是吃水扒雞附手套的概念),既然只是"夾子",麵包的長度就未必需要包住整根香腸了。多數"麵包夾香腸"的麵包只有手掌大小,一根德腸放入麵包後大多"前突後翹",德式豪情展露無遺。弗萊堡更是將此點發揚光大,以一個手掌大小的麵包夾著長度超過30 cm的油煎紅香腸,現場直擊真的令人食指大動,不來一份怎麼對的起自己!(圖20)

圖20 弗萊堡的"超長紅香腸"(下)

DSC01262(調尺寸).jpg

(弗萊堡觀光官網對於"超長紅香腸"做了一篇有趣的介紹,包括尺寸、顏色、匿稱(香腸女王)...等,在最後一段的敍述裡寫到:"點餐時將香腸切成兩半的人肯定是觀光客,因為真正的弗萊堡人總會想辦法吃掉這香腸~雖然它超出麵包一大截!"~原來就是在說我們啊XD

認真說:在德國,許多販賣德腸的店都採用像圖20的設備讓顧客自己添加想要的醬料,使用方式很簡單,只要握住上方黑色把手再往下壓即可(有點像雙淇淋機的操作方式),不過除了國內常見的黃芥末和番茄醬外,許多老外都還會加上大把的美乃滋(通常是瓶裝的),出門旅遊就暫且忘了該死的體重和體脂,徹底來份德式醬料的超長紅香腸吧!)

八、[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和[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

 在大教堂市集體驗了有趣的弗萊堡在地生活後,我們選擇了充滿歷史意義的舊市政廳和新市政廳來做為這座黑森林美麗小鎮的結尾。

舊市政廳位於距離大教堂不遠的市政廳廣場(Rathausplatz)旁,弗萊堡在十三世紀時就開始成立市政廳,不過隨著弗萊堡在黑森林地區的重要性逐漸提升,最初的市政廳已不敷使用,於是在西元1556年到1561年間興建了目前所謂的"舊市政廳"。目前所見的建築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型式,只不過它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重建的~因為它並未逃過二戰末期的空襲行動。雖然是在戰後重建,不過德國人仍盡量維持它中世紀的樣貌,就像大門入口上方的屋頂山牆上仍然可見象徵神聖羅馬帝國的雙頭鷹標誌(圖21)。

圖21 舊市政廳(下)

DSC01298.JPG

圖21中磚紅色的建築就是舊市政廳,門口懸掛的白底紅十字旗是弗萊堡市旗;而象徵神聖羅馬帝國的雙頭鷹標誌就在山牆時鐘的上方。

在舊市政廳左方的白色建築則是新市政廳。不過有趣但又有點吊詭的是,"新市政廳"的建築其實比舊市政廳的年代更加久遠(1539~1545年),只不過它原先隸屬於弗萊堡大學,一直到西元1891年才被移做市政廳辦公室之用。新市政廳的建築屬文藝復興時期的"豪華"建築(和舊市政廳相比較的話),因為內部的風格典雅浪漫,據說弗萊堡的新人們最喜歡在北翼的舊辦公室內舉辦婚禮喔!(我們到訪當天也在1F大門前看到剛要離開的新人)

圖22 新市政廳圖集(下)

Day6圖22弗萊堡新市政廳圖集.jpg

圖集說明:

左上:新市政廳正面外觀。

右上:新、舊市政廳中間有空中走廊相連。

左下:新市政廳大廳,尖拱肋樑式的頂版彷彿進到教堂,但搭配正常的樓層高度卻讓美麗的拱形天花對置身其中的人們產生出無形的壓力。

右下:新市政廳的一樓中庭。

在簡單的參觀了新市政廳之後,我們在這座美麗城市的行程也即將告一段落,如果要像早上來到老城區的方式一樣搭地面電車回到火車站,由新市政廳步行到早上下車的Bertoldsbrunnen站(貝托爾德噴泉站)也只需2 mins的時間,即使有些不捨,旅途還是要繼續向前...。

回到旅館收拾好行李,待會兒還要前往火車站,繼續前往黑森林地區的第二個景點~Titisee(蒂蒂湖)啦!

(下一篇: 德國想GO就GO]24:傳奇黑森林小鎮弗萊堡、[蒂蒂湖]@德國19天自由行Day06-2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蘭 的頭像
    法蘭

    旅遊想GO就GO,你也做的到!@跟著法蘭去旅遊

    法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