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我們的以弗所古城巡禮嘍...)
在克里特斯街左手邊有條巷子轉進去,有個必看的有趣景點~就是公廁。
一整排的馬桶完全不設隔間,在古羅馬時代這可是另類的社交場所喔(笑到肚子痛了...)!
沿克里特斯街再往上走一點,同樣在左手邊的建築就是[哈德良神殿(The Hadrian Temple)]。
前廳門廊(最靠近街邊的)中央拱頂的浮雕為豐收女神提喀(Tyche);
內殿山牆上的浮雕是蛇髮女妖梅杜莎(Medusa),可能是希望藉由其特殊能力來保護神殿。
在克里特斯街的右側則是一間間的商店。
沿著克里特斯街向上走,穿過赫克力士之門(The Hercules Gate)後,就表示進入了市政府的機關用地,左側首先來到的是[市政廳]。
繼續向前,同樣在左側的一座半圓形階梯式的建築為建於西元2世紀,市府高級官員的會議議場,也兼作[音樂廳(The Odeon)]使用。
最後在出口處的路邊會看到一堆陶製的管子,據推測應該是作為水管之用。
(以弗所已於2015年正式登錄於[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古城巡禮,在一連串的讚嘆和歡笑中進入尾聲。在此同時,讓我不禁想起了義大利的龐貝。兩座城市同樣擁有完善的都市規劃,大劇場、音樂廳,公共浴場等公共設施建於主要道路的交會點或在市中心,有專屬的市集和商店街,也同樣擁有"性產業",這一切都足以證明當時帝國的進步和富裕。只是最終龐貝城毀於維蘇威火山爆發,但也因如此,龐貝不論建築、器物等都保存的比以弗所來得完整;以弗所歷經多次地震襲擊,各建築僅存斷垣殘壁,但在城市規模及宗教意義上,以弗所又更勝一籌了。
一整天豐富的行程,就在愛琴海邊的夕陽伴隨下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