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期:2018/7/13(Day6)

本篇快速導覽(可點選):

洛書簡介  天水市博物館  馬家窯遺址簡介

今日行程路線:

上午:(甘肅省岷縣)洮岷國際大酒店->(甘肅省)[武山水簾洞]風景區;(搭乘遊覽車,約 3.5~4 hrs)

   (先用午餐再到景區)

下午:武山水簾洞風景區>(甘肅省天水市)伏羲廟;(搭乘遊覽車,約1.5 hrs)

今天的最後一站,來到甘肅省第二大城~天水市的伏羲廟。

[伏羲廟簡介]

伏羲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紀念"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古建築群。

說到伏羲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傳說中國古代三位傑出的部落首領之一(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依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發明了"八卦",以簡單的符號代表天地萬物;他模仿蜘蛛結網用以捕魚狩獵;他創造文字取代結繩記事;他制定了嫁娶制度,終結近親通婚;他還發明了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將音律帶到人類生活之中;他,是中華文化的起源

就請跟著我們一同進入伏羲廟參觀吧!

天水伏羲廟牌樓

天水伏羲廟牌樓(上)

進入牌樓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條整齊開闊的行人徒步區,徒步區兩旁是仿古建的商店街,參觀完景區後不妨留點時間到商店街逛逛。

在進入牌樓後的右手邊,常會有老者拿著特製的大毛筆,沾水在地磚上寫下各種古詩詞(下)

廣場上的老者,以特製的毛筆沾水,在地磚上寫出各種詩詞

沾水寫下的古詩詞,隨著乾燥的天氣不一會兒就消散無蹤,留下一旁觀賞的人們細細品味其中的意境,頗令人有發思古之幽情。

繼續沿商店街向前~

好入境隨俗的快遞

好入境隨俗的"順豐快遞車"啊!(上)

順著商店街向前走,經過"繼天立極"的牌樓後,向右轉就可以進入伏羲廟了。

伏羲廟始建於明化成19年(西元1483年),之後經歷多次的修整而成就了現今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在平面上採座北朝南,四進四院,由於伏羲氏為傳說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築群採宮殿式之模式,也是全中國最大的伏羲廟建築群

右轉後穿過"開天明道"的牌樓、進入大門後,就到了綠意盎然、古木參天的一進院落(下)

古木參天,綠灌如毯

這些高聳的古木可是大有來頭,每棵古木都是明代所植、樹齡數百年的珍貴古柏,據說原先廟內共有64株古柏,象徵八八六十四卦,目前尚存近40株。

除了象徵六十四卦的古柏外,一進大門的右側還有棵以紅色欄杆圍起的古樹,這可是伏羲廟中最年長的古木~"國槐"(下),樹齡約有1,100年吔!

國槐

一進院落底就是儀門(前2張照片),儀門是明清時期(官署、宅邸)的第二重正門,也是乘轎、騎馬的起止處。

走進儀門後,會看到右邊有塊石頭,座台用紅字寫著"補天石"(應該是女媧補天的傳說吧)

補天石

(傳說伏羲和女媧為兄妹;古時亦有文獻將女媧列為三皇之一)

順著步道向前,就會到達供奉伏羲氏的主要建築~先天殿。

先天殿(天水伏羲廟)

步道兩旁同樣錯落著參天的古柏,先天殿前有兩座方爐~第一座香火鼎盛,第二座則是供奉著滿滿的蠟燭,方爐和供奉蠟燭的爐在我個人而言算首見,廟方的導覽小姐並未對此做特別的說明(當時顧著參觀照相,也忘了提問XD),或許是古建怕遭祝融之災,才將蠟燭的供奉移至室外吧?(上)

在先天殿的前方有兩株古木斜上天際,一株樹幹呈灰白色,卻己枯死;另一株樹幹黝黑,卻有嫩芽橫空而出,蔚為奇景。據導覽小姐說這兩株古木一枯一榮,正好象徵太極的陰陽兩儀(下)

一枯一榮,太極陰陽

先天殿又稱正殿(大殿),是伏羲廟的主建築之一,始建於明化成19年(西元1483年),之後歷經多次修整,才有了今日的規模,不過整體建築仍保有著明代的風貌。

大殿內供奉著伏羲聖像手持八卦,聖像上方橫匾"文明華啟",代表中華文化由伏羲啟蒙;橫匾正前方的天花板是一塊八卦圖,圍繞在其四周的則是整齊分割的六十四卦圖像。

大殿內還有二塊充滿玄機的古老圖像,就是"河圖"和"洛書"。

[洛書簡介]

傳說在伏羲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著"河圖";在洛河中有神龜浮出,背馱"洛書",伏羲據此衍化出八卦(另有一說是在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劃天下為九州)。

河圖和洛書的由來已成神話傳說,但這二幅圖像其中卻隱藏著無比的奧妙,就讓我們先來看看神奇的"洛書"吧!

河圖(近)和洛書(遠)

先天殿中的河圖(近)和洛書(遠)圖像(上)

洛書是由1~9九個數字所組成的圖像,其圖像的形式"戴九履一(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若以九為頭,一為腳,二和四的位置好比在人的肩膀),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上下左右中)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對照上方照片來看,應該更能理解)

洛書表面上看來只是1~9的九個數字,但其中卻蘊含了陰陽五行的道理。若將洛書看為直、橫、斜四條直線所組成,則每條直線上有三個數字。若將任一條直線的任兩端數字相加(例如直線的組成數字由上至下是9-5-1,兩端數字相加->9+1=10;其餘類推),則所得之和皆為10,這是由陽生陰(古時奇數為陽數,以前述直線為例,1,9為陽數,但相加為10得偶數為陰數);若將任兩端數字和(10)再加上中間數5,則任一線條所得之和皆為15,這是由陰生陽!現場聽導覽小姐細細說來,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洛書和河圖上的數字密碼還有許多,陰陽五行、八卦易理之意含更是繁複,看來有機會再另闢一篇好了。先繼續我們的參觀行程...。

出了先天殿,繼之而後的是"太極殿"(下)

太極殿(天水伏羲廟)

太極殿又稱寢宮,規模略小於先天殿,外觀用色紅牆綠瓦,但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檻窗的龍鳳石雕了。

檻窗鳳舞石雕(太極殿)

太極殿檻窗精細的鳳舞石雕(上)

鳳舞石雕雕工精細,石鳳踞中展翅棲於梧桐樹上,頭、頸、翅、尾各處羽毛栩栩如生,周圍祥雲朵朵;石鳳所居之圓外部又以方形環繞,象徵"天圓地方",也象徵"河圖"的圖案外方內圓;方形的四角雕刻著蝙蝠象徵"賜福"(四蝠)。

檻窗石雕長、寬約2m,不注意看還真以為它是以整塊石板精雕而成。導覽小姐特別請我們站近點兒看,其實它是由兩塊石板拼接而成,有看到接縫嗎

(注意看上方照片,鳳頭上方的方形外框有一條細細的垂直接縫,除此之外再怎麼細看,也很難看出接縫位置,古人的工藝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太極殿建於明嘉靖2年(西元1523年),規模較先天殿小,內部同樣供奉著伏羲聖像。

出了太極殿再向前走,就進入伏羲廟的最後一個區域~后院了(下)

后院亭樓及荷花池(伏羲廟)

后院佔地廣闊,中央有涼亭、荷花池,綠草如茵(上),在周邊則有伏羲學院、天水市博物館等仿古建築。伏羲學院其實是廟方和博物館館方的辦公處所,不開放參觀,但天水市博物館(下)可就不能錯過了。

DSCF1280.JPG

[天水市博物館]

天水市博物館主要負責天水地區的文物徵集、展示、科學研究和伏羲廟及胡氏古民居建築的保護管理工作,在2009年時經中國國家文物局審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當時甘肅省境內還沒有一級博物館);2017年時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館藏主要是以天水市及天水周邊地區出土的文物為主,包括有西元1924年在甘肅省臨洮縣城南 馬家窯村南面麻峪溝口發現的 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的著名遺址~馬家窯遺址 的出土文物、西元1978年在天水市秦安縣東北 五營鄉邵店村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遺址~大地灣遺址的出土文物,以及西元2006年在甘肅省張家川縣發掘的 馬家塬戰國墓地的出土文物。

馬家塬遺址及出土文物照片(下,天水市博物館)

馬家塬遺址(天水博物館)

說到馬家塬遺址,它的發現也算是偶然。西元2006年7月時民警逮捕了3名盜墓賊,政府相關單位才開始對馬家塬遺址進行搶救挖掘,此次的搶救一共清理出3個墓室,上方照片最左邊的一幅就是編號三號墓室(M3)的全景;中間下方的照片則是一號墓室(M1)全景。

這三座墓室均為台階式墓道土洞墓,墓道內還有隨葬車馬,這可是一種新發現的墓葬形式。出土的文物中除了車輛外,還有大量的牛、馬頭骨、金屬車飾、器具等,其中M3墓室更挖掘出銅大角羊、金箔虎(上方照片最右邊一幅)等北方草原的動物車飾,據判斷可能是戰國時期(西元前476年~221年)羌戎族貴族的墓室。

馬家塬遺址的發掘為考古界帶來驚人的新發現,除了之前提到的墓葬形式外,乘車素為中原的習慣,在羌戎族墓室發現隨葬車輛就成為當時中原、西方民族已有文化交流的證據之一;另外,一般認為中國和西亞的交流始於張騫出使西域(西元前139年/漢建元4年),在馬家塬遺址的發現很有可能將絲路的歷史往前推進達100年

馬家塬遺址文物館藏

館藏的馬家塬遺址文物(上),包括銅刀、鈎子等生活用品,飾牌等,但最吸引我注意的卻是最右邊的"鋪首銜環"(或許稱獸首銜環比較易懂)

依據考古發現,早在敫商時期(約西元前14~11世紀)就已經出現鋪首銜環,不過當時是用在陶器或青銅器上,做為提把使用。大家較熟知的鋪首銜環多是安裝在大門上,做為門把或敲門之用。鋪首銜環可不是只在中國古代出現,在中世紀的歐洲也能見到牠的蹤影(下)

維也納的獅銜環(2013%2F8%2F4)

這是2013/8/4在維也納拍攝的"獅銜環",牠是位在拱頂上的裝飾品,是不是很有趣呢?

馬家塬遺址的重要發現之一還有隨葬車輛,這些出土的馬車雖然埋入地下兩千多年,但仍可看出主要顏色為紅色及黑色,車輪周圍包銅,車身兩側覆滿精緻的鏤空銅飾(下),顯見當時的人們對於金工、美學都已達到相當成熟、重視的程度

馬家塬遺址文物館藏2

館藏的馬家塬遺址文物(上),包括馬車復原圖及馬車各式的銅飾件

除了馬家塬遺址外,館藏中也包括了甘肅省另一處知名考古遺址文物~那就是 臨洮縣城南 馬家窯村南面麻峪溝口的 馬家窯遺址

[馬家窯遺址簡介]

馬家窯遺址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的知名址遺,該地區因巴廊溝由中央穿過,溝沿一帶經水沖刷而露出埋藏於地下的遺址。遺址內容豐富,包括房屋、墓地、陶器、石器等,也發現各層交疊著不同時期的文物(有點像土耳其木馬屠城記的所在地特洛伊,可參閱 星月傳奇~土耳其12日遊Day1:特洛伊),其中馬家窯的文物最為豐富,因此馬家窯文化也以該遺址來命名。

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前的新石器石代晚期,其後歷經三千多年的發展,衍生出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在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又延續了數百年的發展,它的器形多樣,圖案富變化及多彩,將彩陶文化推向顛峰(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中文百科在線網頁)。

馬家窯文化彩陶罐

這是館藏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雙耳彩陶罐(上)

除了馬家塬和馬家窯文化,天水市秦安縣還有一處文化瑰寶,就是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遺址。大地灣遺址延續的時間由距今7800年至4800年,共挖掘出約240座的房址,其他還有墓穴、骨、石、陶器、飾品等器物約8000件,直接將中國的歷史由我們熟知的五千年再向前推進了3000年,而有了"華夏文化八千年"的說法!大地灣也被稱為"華夏第一村"。

不過館藏中大地灣遺址文物似乎非常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造訪位在五營鄉的大地灣博物館喔!

天水市博物館是我們在伏羲廟參觀的最後一站,原本只想說進去逛逛,沒想到甘肅竟然有這麼多令人驚艷的文化寶物,讓我們對這裡有了完全不同的全新體認!

循著原路折返出了伏羲廟大門,時間已至傍晚,廣場上聚集了三、五成群的民眾或走棋,或觀戰,在這麼有歷史意義的古建前據地一方,逐鹿中原,這種景氣真是既熟悉,又特別(下)

伏羲廟前廣場下棋的民眾

如果還有時間,不妨到伏羲廟景區前方大馬路(雙橋中路)旁逛逛。出了景區牌樓後,右手邊一整排都是店鋪,有餐館、雜貨店等(下),這些也都是在地民眾日常消費的店家,進去逛逛,很能體會到天水市民眾的日常生活喔

伏羲廟外大馬路旁的店家

今天的行程就在小朋友帶著小小朋友挑選冰棒的可愛畫面中結束啦!

後記:

今天的第一站,原本規劃是前往位於甘肅省武山的水簾洞風景區。依照原訂行程花了近4 hrs的車程到達景區大門,沒想到悲劇發生了...景區早在7/7就因連日豪雨造成土石流關閉了!!!

其實這是一次很好的教訓:出門前一定要多注意氣象預報,像川、甘地區連日豪雨,許多公路、橋樑都已柔腸寸斷,原訂行程中的景區也多處關閉,卻還是忘了先再次確認水簾洞景區的狀況...。好在一路上雖然狀況不斷,全程仍是平安順利渡過,感謝老天保佑。本次無緣的景區,就看將來何時有緣再會囉!

arrow
arrow

    法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