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7/11(Day4)
本篇快速導覽(可點選):
今日行程路線:
上午:瑪曲 卓格岭地酒店->[尕海];(搭乘休旅車,約1 hrs)
尕海->甘南藏族自治州 碌曲縣 郎木寺鎮[郎木寺];(搭乘休旅車,約1 hrs)
下午:郎木寺鎮->若爾蓋[花湖];(搭乘遊覽車,約50 mins)
若爾蓋花湖->迭部縣 洛克洲際大酒店;(搭乘遊覽車,約2 hrs)
今天繼續搭乘休旅車前往位於甘肅和青海交界附近的郎木寺。
一路上和藏族師傅聊著藏族的生活,原來藏人是沒有"姓氏"的(只有名字,所以藏人同名的人很多)!一路上邊看著高原風光,邊和師傅聊著藏族的點點滴滴,真的覺得越來越喜歡這裡的開闊和純樸了。
行經岔路,師傅問我們要怎麼走~往左是新路,路況較好;往右是舊路,路況稍差,但途中會經過甘南第一大淡水湖~尕海,既然來到寶地,選風景佳的就對啦!(後來發現其實舊路也只有一小段路面較顛簸,看來師傅把台灣的路況想的太好了...)
[尕海] (尕,讀音同"嘎")
尕海位於甘肅省瑪曲縣和碌曲縣的交會處,是甘南地區第一大淡水湖(下)
因為豐沛的水源和良好的環境,每年吸引大批的候鳥自江南沿海一帶,甚至東南亞、尼泊爾、喜馬拉亞山麓遠道來此棲息及繁衍下一代,也因此尕海成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成為中國的重要溼地。
悠遊於尕海湖的班頭雁家族(上)
尕海的主要水源來自於周邊的山泉水滙集而成,因此其面積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尕海到底有多大?
一張照片讓你秒懂(下)
(簡單來說,現場根本看不到邊...)
尕海,藏語叫"姜托措欽",意思是"氂牛走來走去的地方"(下)
不過說實在的,在甘南到處都是氂牛走來走去...(為什麼取這種名字??)
這滿山的氂牛,到底要怎麼分辨是誰家的牛牛呢?
照片中繫在牛角或尾巴上,藍色的記號就是答案啦!(這家有隻小白吔)
在欣賞完尕海的天然風光和可愛的黑頸鶴後,繼續前往下一站~郎木寺。
[郎木寺簡介]
郎木寺位於甘肅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碌曲縣 郎木寺鎮,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
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西藏拉薩甘丹寺第五十三任住持嘉參桑格行至此地,見群山靈光閃耀,雲霧繚繞,認為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便在此地興建郎木寺,同時也成為第一世郎木寺賽赤活佛。
當地位處甘肅省和四川省交界,兩地以白龍江為界。相傳在白龍江的峽谷中有個大山洞,洞內有猛虎,藏民稱其為"德合倉",就是"老虎洞"的意思;老虎不時出洞傷人,令附近居民苦不堪言,當地有位漂亮的姑娘為解虎害,自願化為岩石立於洞中,與虎為伴,從此老虎便不再出洞傷人,大家認定這位漂亮姑娘為仙女化身,所以稱她為"郎木"(就是"仙女")。因此,藏民將白龍江兩岸的這塊土地稱之為"德合倉郎木",意思就是"老虎洞中有仙女"。
其實在甘肅省和四川省各有一座格魯派的寺院,在白龍江以北,郎木寺鎮的是"德合倉郎木賽赤寺",在白龍江以南(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鄉)的則是"德合倉郎木格爾底寺",因為賽赤寺位於郎木寺鎮,所以一般所說的郎木寺指的就是賽赤寺;而在四川省境內的寺院,就簡稱為"格爾底寺"了。
下車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充滿藏傳佛教色彩的大門牌樓(上),右側小門橫楣上書寫著"DACANGLANGMOMONASTERY",指的應該就是"DA CANG LANG MO MONASTERY"(德合倉郎木寺院)
走進牌樓後沿著石板路向前,首先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座"白塔"(下)
白塔是佛的象徵,在塔基與塔身相連處是渾厚的覆蓮座和數條金鋼圈,彷若佛像盤屈的下身;塔身豐肩收腰,彷若佛的身影;最上端的華蓋和塔頂象徵佛面;而以金色面飾的塔頂亦象徵著佛的智慧和光明。
由白塔回望來時路,可以清楚的看到隔著白龍江相望的四川格爾底寺(下)
山坡上的小屋一間間錯落有致,不仔細察看建築型式的話,還真有那麼點歐風,無怪有人稱其為"中國小瑞士"。
白塔的後方,順著山勢而上的就是郎木寺建築群(上,照片下方紅門白牆的小屋則是喇嘛們的住所)
陽光灑落在鋪滿金箔的屋瓦上,將佛寺的莊嚴與尊貴表露無遺(上)
細看後方岩壁上,白色一點一點的竟然是野生的白色山羊(下)
順著動線前進,首先可以先到右手邊的"辯經堂"參觀。
辯經堂的入口在經過一段圍牆的迴轉處,是一個擁有精緻木雕門楣的小木門(下,這裡很容易會錯過,順著圍牆走時要記得回頭看一下)
小小的木門進去之後,迎面而來的卻是寬大的廣場和雄偉的辯經堂。
講經時間一到,喇嘛們紛紛脫下靴子進入堂內聽講(下)
精雕細琢的雕刻將大殿前裝飾的五彩繽紛(上),藏民的藝術天分在虔誠的信仰中展露無遺
出了辯經堂的小木門,順著動線爬上階梯就會到達郎木寺的寺院建築群(下)
藍天之下,青山之前,金光閃耀的郎木寺顯得莊嚴尊貴,卻又充滿喜樂(上)
和藏區的其他佛寺相同,在郎木寺也會看到信徒們在此繞寺祈福(有關繞寺的介紹請參閱 甘南川北走一回Day1-2:米拉日巴佛閣 乙篇)
繞寺祈福的繞行圈數隨信眾之意,據說繞行圈數越多福氣越多,但信徒們要怎麼確保不會忘了自己繞行的圈數呢?
答案就在下方照片中...
在藏傳佛教的寺院或佛閣旁都會擺設像上方照片中的計數器,每繞寺一圈,就可以撥動計數器上的珠子一顆,以便信眾們記得繞行的圈數喔!
在參觀完主建築群開始折返時,正好遇到由辯經堂走出來的喇嘛們(下)
喇嘛們三兩成群的走在山路上,是要去那裡嗎?
答案揭曉:原來喇嘛們聽完講經,要回座落在山間的小屋(上)休息啦!
還記得之前提到的"德合倉郎木"(藏民對白龍江兩岸這塊區域的稱呼)嗎?其實這就是現今的郎木寺鎮。
[郎木寺鎮]
郎木寺鎮以白龍江為界,屬甘肅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碌曲縣(江北)和四川省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若爾蓋縣(江南)共管的一個小鎮,居民約3,000多人,以藏族居多,也有回族和漢族居住於此。可別因居民的規模而小看這個小鎮,它在外國的旅遊圈中可是頗負盛名喔!
西元1925年,美國一對傳教士夫妻來到此地傳教並且定居下來,他們穿上藏服,與藏民一起騎馬射箭,暢飲青稞酒,完全融入藏民的生活,一直到1957年才離開。回到美國後,他們將在郎木寺鎮和藏民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寫成一本書[Tibetlife]出版,讓西方更多的人見識到青藏高原的秀麗風光和藏民的豪邁無拘。
2001年,有位美國人循著當年傳教士的足跡到此採訪,掀起了一股旅遊旋風,郎木寺鎮因此而成了外國背包客的天堂!
小小的郎木寺鎮早已成為觀光勝地,交通異常繁忙(上);整個鎮上充斥著餐館和旅店,在周邊地區也不乏具規模的大飯店
別小看這條小水路(上),這可是甘肅和四川的省界~白龍江喔
午休時間啦!下一站~中國三大溼地保護區之一~若爾蓋花湖,千萬別錯過嘍!
(歡迎繼續前往下一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