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  期:2019/5/30(Day4-1)

封面照片:特里爾中央市集廣場

20190530中央市集廣場(特里爾)

今日行程路線:

上午行程:科隆->特里爾(Trier);(搭乘德鐡,約2h37m)

午  餐:San Marco(義大利餐廳);

下午行程:[特里爾老城區]漫遊;

晚  餐:San Marco(義大利餐廳/Trier)

     (和中午相同的餐廳,就知道這家很讚了吧!)

住宿旅館:Hotel Pieper(特里爾)

今天的行程是要前往在科隆南方約180 km的特里爾。

特里爾(Trier)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始建於西元前16年,在當時是羅馬帝國的轄區。到了四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在位期間西元306~337年)自特里爾崛起,進而成為羅馬帝國皇帝後,也提升了這裡的政治地位,而有了"第二羅馬"之美譽;他也是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羅馬皇帝,特里爾也因此設立了基督教在阿爾卑斯山北側最早的主教教區。到了中世紀時,特里爾大主教已是非常有權勢的教會諸侯,管轄的範圍包括由法國邊界到萊茵河的大片區域。到了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特里爾大主教更成為七個選帝侯之一。

自建城以來迄今已超過2000年,特里爾見證了歷史的發展,"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名確實當之無愧。另外它也擁有阿爾卑斯山以北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遺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亦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之列。

我們是搭乘早上7:53由科隆出發的火車前往特里爾,到達時已超過10:30,依照慣例還是先到住宿旅館辦理入住手續。特里爾老城區附近旅館林立,不過以知名景點"Porta Nigra"(黑門)旁的旅館來說,標準雙人房的價位多在NT4,000元/晚以上,這實在有點超出預算。建議大家可以考慮老城區對面(由火車站出來正對的大馬路是Theodor-Heuss-Allee路,以這條馬路為界,在老城區對面的區域)、步行距離10 mins以內的旅館,價位可能會"親民"一點。

(以我們住宿的Hotel Pieper為例,距離特里爾火車站和"黑門"的步行距離都差不多7~8 mins,價位NT3,579/晚,比之老城區c/p值算高一點)。

等我們到旅館安置好行李,來到老城區時竟然也接近中午了,索性先在老城區內找間餐廳悠閒的享用一頓午餐,吃飽喝足了再正式展開特里爾的歷史巡禮嘍!

特里爾究竟有哪些必訪景點呢?(請詳圖1)

圖1 我們的特里爾觀光地圖(下)

Day4圖1特里爾老城區地圖.jpg

一、[Porta Nigra](黑門)

 特里爾火車站的正對面是Theodor-Heuss-Allee路,沿著這條大馬路直走,約莫10 mins就會見到一座巨大的城樓直矗立在左手邊,這座城樓就是特里爾老城區漫遊的起點~"Porta Nigra"(黑門)(圖2)。

圖2 "Porta Nigra"(黑門)(下)

20190530黑門(特里爾)

"黑門"始建於西元二世紀羅馬帝國時期,最初是做為城牆的城門,但當時的名稱已不可考;到了中世紀時,原本的白色砂岩因為微生物的作用將其逐漸染黑,才被稱為"Porta Nigra"(黑門)。

建造城門的石材來自於特里爾附近的採石場,石塊與石塊間的接合並未使用任何砂漿黏結,而是採用一種特殊的鐡夾(clamp)。這種鐡夾是中世紀盜賊的最愛,不過黑門卻因為一個人而逃過了這場災難。

Simeon(西米恩),一位出生於西西里島的修士,在經歷了一生艱苦的修行和朝聖之旅後,最後選擇來到特里爾,並隱居在"黑門"內。西米恩卒於西元1035年,死後被尊為天主教聖人,時任特里爾大主教並將黑門改建為一座二層樓的教堂;黑門也因此而逃過了鐡夾盜賊的洗劫。

在歷史的演進中,黑門也曾經歷多次的改建,由防衛用的城門轉變為宗教用的教堂,甚至還在旁邊擴建了修道院;一直到1804年時,拿破崙才下令將黑門恢復成原本城門的樣貌,重現羅馬時期的風采(圖3)。

圖3 碩大的黑門就矗立在老城區的外圍(下,由老城區內望向黑門)

20190530碩大的黑門就矗立在老城區的外圍

即便只是軍事防禦之用,羅馬人依然展現了無比的建築設計功力,讓這座特里爾的城門雄偉卻又帶著圓弧形的優雅(圖4)。

圖4 雄偉中帶著優雅的特里爾城門(下,由老城區外望向黑門)

20190530雄偉中帶著優雅的特里爾城門

在簡單的環視這座巨大的城門後,接下來就請跟著我們一起進入這座世界遺產來趟時空之旅囉~

進入黑門的內部參觀是需要購買門票的,入口及售票處的位置在面對黑門(由老城區內)的左側(圖5),成人票的票價是4歐元/人(圖6)。

圖5 黑門的入口及售票處在由老城區望向黑門的左側(下)

DSC00724.JPG

(德語小教學:上圖柱子上所標示的"KASSE"就是德文的"售票處")

圖6 黑門的開放時間及票價(下)

20190530黑門的票價和開放時間

進入黑門後必須由一座鋼製旋轉樓梯上到二樓(圖7),旋轉樓梯雖然是後來才施做的,但卻巧妙的和城門原有的圓弧造型融為一體,也使得城門的外觀能維持原貌。

圖7 黑門內部的鋼製旋轉樓梯(下)

20190530黑門內部的鋼製旋轉樓梯

一上到一樓(1st floor,在官方的名稱有道路穿過城門的那層叫做"Ground Floor"(地面層),地面層的上一層才叫"1st Floor")的這處開闊空間就是之前所提到在11世紀時,時任特里爾大主教將黑門改變為教堂的位置,兩側的柱面上都裝飾著綪細的浮雕圖案(可參見圖7)。

由柱間的拱型窗向外看出去,可以欣賞整個黑門的內部建築型式,典型的拱型開口連續排列(圖8),如果以圓弧的型式展開,像不像知名的羅馬式競技場

圖8 黑門的內部建築型式(下)

20190530黑門內部的建築樣式

兩側的長廊很適合來張網紅、網美照,就請大家自由發揮啦!

圖9 記得來張網紅、網美照啊(下)

20190530在長廊來張網紅網美照吧(特里爾黑門)

整座黑門幾乎維持著中世紀的樣貌,走在內部真的會有種穿越時光、回到過去的感覺。由拱型窗向外望去,更可以想像自己彷彿是中世紀城門上的衛兵。還沒辦法融入嗎?沒關係,有假想圖能讓我們回想當時的特里爾城(圖10)。

圖10 中世紀時由城門上所看到的特里爾城(下,2nd Floor)

20190530中世紀時的特里爾城假想圖

二樓(2nd Floor)的平面配置大致上和一樓相仿,除了兩側長廊以外的開闊空間也曾做為教堂使用,它和一樓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多了一處圓弧形的柱廊(圖11)。

圖11 二樓(2nd Floor)的圓弧形柱廊(下)

20190530二樓(2nd Floor)的圓弧形柱廊(黑門)

另外在牆面浮雕的部份,一樓的浮雕圖案多半是以宗教為主題的作品;但二樓牆面的浮雕卻多了許多以花草植物主的圖案(圖12)。

圖12 二樓牆面的浮雕花卉(下)

20190530二樓牆面的浮雕花卉(黑門)

繼續往上就會到達黑門的最頂層~三樓(3rd floor)。黑門只有在西側塔樓才有三樓,在中世紀時是做為"Chapter House"(教士會會堂,就是教士們集會的場所)。而三樓最大的亮點,當然就是跳望特里爾老城區

由拱形窗順著黑門下方的大路(Simeonstraße)望去,可以看到中央市集廣場旁聖岡戈爾夫教堂(St. Gangolf Kirche)的獨立尖塔,左側的特里爾大教堂(Dom St. Peter)以及聖母教堂(Liebfrauenkirche)(圖13)。

圖13 由黑門三樓遠眺老城區(下)

Day4圖13特里爾老城區對照圖.jpg

有關"黑門"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啦。這座代表羅馬時期榮光的建築其實還隱藏著許多小祕密,就等待大家親自來特里爾發掘囉!

"We promise it will make your jaw drop."

("我們保證會讓你落下含"~引述自特里爾市政府網站)

黑門(Porta Nigra)相關資訊

地  址:Porta-Nigra-Platz, 54290 Trier。

介紹網站特里爾旅遊資訊網(特里爾市政府)(包含開放時間及門票收費)

離開黑門之後,沿著前方的Simeonstraße路直走,大約5 mins就可以到達第二個景點~中央市集廣場(Hauptmarkt)。

二、[中央市集廣場](Hauptmarkt)

 中央市集廣場(圖14)位在老城區的中心,廣場四週造型各異、顏色粉嫩的建築立面和中央白色耀眼的聖彼得噴泉讓你第一眼就會愛上它;更別提周邊喧閙的排隊美食~麵包夾香腸和悠閒的露天咖啡座了。就讓我們依徝著歷史的腳步來看看這個可愛的廣場吧!

圖14 中央市集廣場(特里爾)

20190530中央市集廣場(特里爾)

[市集十字架](Marktkreuz)

 在廣場中有根黝黑的石柱,石柱上方立著一個雕刻著銘文、幾近正方形的十字架,這就是特里爾著名的"市集十字架"。可別小看這個十子架,根據記載它建於西元958年,距今已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它也是全德國最古老的市集十字架喔(見圖14右側)!

"市集十字架"的石柱是來自原本羅馬大教堂的花崗石;而十字架的真品已於1964年移至特里爾市立博物館中收藏,目前在廣場上的只是複製品。

[環繞在廣場周圍的中世紀建築]

 廣場的周邊圍繞著各個不同時期的中世紀建築物,每棟建築都以獨特的裝飾吸引著遊客的目光,包括有聖母像、金色星星(圖14中央較矮小的黃色房子)、公牛(在"金色星星"的右手邊,不過圖14的角度剛好被更右邊白色的"Steipe"餐廳擋住)等,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有著騎士雕像和尖拱造型的"Steipe"餐廳(圖14中央偏右的白色房子,頂部有著像城堡的城垛和三角形尖頂的那棟)。

走累了嗎?不妨停下腳步,在廣場旁的露天咖啡座來杯香濃咖啡,或是來份Patat-Haus(圖15)的排隊美食~麵包夾超長德式香腸,中央市集廣場之行就完美啦!

圖15 隨時都有人排隊的Patat-Haus(下)

Day4-1圖15隨時都有人排隊的Patat-Haus.png

由中央市集廣場往東側的巷子(Sternstraße街)走進去,巷子底正對的高大建築就是我們的下一站~特里爾大教堂。

(不知道東側是那邊嗎?沒關係,廣場旁只有一棟粉紅色的房子(就是之前有提到轉角有聖母像的那棟),從它旁邊的巷子看過去就會看到大教堂囉)

三、[特里爾大教堂](Trierer Dom St. Petrus)

 特里爾大教堂始建於西元310年,最初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將自己的私人宅邸捐贈給時任的特里爾大主教Agritius,當時特里爾還沒有大教堂(正式一點的說法稱為"主教座堂",就是大主教常駐的教堂),於是大主教就將這幢宅邸改建為大教堂,這座教堂也成為德國最古老的主座教堂

隨著歷史的演進及教會勢力的壯大,大教堂也歷經多次的擴建、改建,教堂的建築風格也融合了各個不同年代的特色,從早期的羅馬式教堂建築加入了哥德式的聖母院(南側的聖母教堂);在內部裝飾更融合了羅馬式、浪漫主義、哥德式和巴洛克風格,簡而言之,特里爾大教堂就是歐洲建築史的縮影(圖16)。

圖16 特里爾大教堂和南側的聖母教堂(下)

20190530特里爾大教堂和聖母教堂

(右側顏色較深的是聖母教堂)

除了外觀豐富的建築風格外,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大教堂內更收藏了許多宗教和藝術的珍寶,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前來朝聖,一起來看看教堂內的宗教藝術瑰寶吧!

[特里爾大教堂內部簡介]

由鐘樓下方的南門進入大教堂後,建議大家先往前走一點,在右手邊有個開放式的書報架可以取用大教堂的簡介摺頁(有中文版喔),拿著摺頁的平面圖(圖17)按圖索驥,保證會讓你收穫滿滿喔!

圖17 大教堂的平面圖(下)

Day4圖17特里爾大教堂平面圖.jpg

(本圖摘自大教堂簡介摺頁中文版)

一、中殿

 和中世紀後期的哥德式大教堂比較起來,特里爾大教堂的中殿挑高似乎矮了點,不過正因為如此,使得中殿的高/寬比例更加開闊,而多了一分柔和的感覺(圖18)。另外支撐著整座教堂的八支柱子分列在中殿兩廁,十字型的柱身在教堂內顯得更具巧思。其中在主祭壇四角的四支柱子,據說是由羅馬時代保留至今,只是十字型的包覆是在西元989/90年才加上去的。

圖18 特里爾大教堂的中殿(下)

20190530特里爾大教堂的中殿

二、三國王聖壇 和 大主教Johan Hugo von Orsbeck的陵墓祭壇(平面圖No.45)

 特里爾自羅馬時期(西元四世紀)起就成為基督教的重要教區,教區大主教在過逝後多安葬在大教堂內,也因此大教堂的柱旁多設置為小祭壇及大主教的墓碑

平面圖上位於中殿柱子旁、編號No.21的就是"三國王聖壇"(就是耶穌誔生時前來朝拜的東方三博士)和"大主教Johan Hugo von Orsbeck的陵墓祭壇"(圖19,它的位置就在圖18的最右側)。

圖19 三國王聖壇 和 大主教Johan Hugo von Orsbeck的陵墓祭壇(下)

20190530三國王聖壇

聖壇上的浮雕雕刻了耶穌誕生時東方三王(或稱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的故事;浮雕下方則是大主教Johan Hugo von Orsbeck的墓碑。

這位大主教Johan Hugo von Orsbeck在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時在東聖壇後方修建了聖衣小教堂,用來存放大教堂最珍貴的聖物~耶穌的聖衣

三、西聖壇的巴洛克石膏天花板和木器嵌牆

 在初步感受中殿的莊嚴氛圍後,大家可以先向後轉,在三國王聖壇到教堂大門這個區域建造時間大約在十一世紀上半,它是大教堂中第二古老的部份,屬早期羅馬式風格。

向前直走後兩側有樓梯可以上到二樓,二樓有個半圓形的空間,這裡是"西聖壇"。西聖壇的內部裝潢非常特別,它有著巴洛克白色石膏天花板(圖20)和圖案繁複的木器嵌牆(圖21),陽光穿過圓弧牆面上的拱形窗戶進入室內,讓整個西聖壇產生格外潔白無暇的氛圍。

圖20 西聖壇的巴洛克白色石膏天花板(下)

20190530西聖壇的巴洛克天花板

(十字架下方是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翰)

圖21 西聖壇的木器嵌牆近照(下)

20190530西聖壇的木器嵌牆

(牆上的雕像是真福者修女羅莎.弗雷士(平面圖No.97))

四、主聖壇 & 主教座椅

 參觀完"西聖壇"後,接著沿著中殿直走到底就會到達"主聖壇"(圖21)。

圖21 主聖壇(下)

20190530主祭壇(特里爾大教堂)

由"三國王聖壇"到"主聖壇"這個區域建造時間大約在西元四世紀的古羅馬時期,這是大教堂建築最古老的部份。

雖然建築物是最古老的,不過大教堂在1960-1974年時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工作,目前的主祭壇就是當時的作品。

(由圖21可以看到主聖壇(平面圖No.9)上的白色浮雕花紋和地面上的花紋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就算說是藝術品也不為過)

圖21中灰色大階梯的上方中央有張像單座沙發造型的木製坐椅,這張座椅就是大主教的座椅(平面圖No.6),據說這也是"主教座堂"的由來(擁有大主教"座位"的教堂,意指大主教常駐的教堂)。

在主教座椅的後方有座深色的大階梯,爬上階梯後就會看到大教堂聞名全球的"聖衣小教堂"。不過因為"主聖壇"的區域並未開放通行,因此要請大家繞道經過主聖壇右手邊的側廊,順道先參觀位在側廊盡頭的"施洗的聖約翰祭壇"。

五、"施洗的聖約翰祭壇" & "瑪利亞小教堂"

 參觀完西聖壇後,接著來到由鐘樓下方南門進入時的側殿,沿著側殿走到底就是"施洗的聖約翰祭壇"。

聖約翰祭壇前方有階梯狀的燭台(圖21),大家可以在樂捐箱捐獻後自行拿蠟燭點燃並放在燭台上,就祈求旅途平安順利吧!

圖21 "施洗的聖約翰祭壇"前方的祈福蠟燭(下)

20190530聖約翰祭壇前的祈福蠟燭

(蠟燭上還印有特里爾大教堂的圖案)

"施洗的聖約翰祭壇"旁還有一間小隔間,就是"瑪利亞小教堂"(圖22)。

圖22 瑪利亞小教堂(下)(平面圖No.32)

20190530瑪利亞小教堂

小小的聚光燈照射在聖母抱聖子像上,耀眼的金光卻讓小教堂成為最溫暖的小空間。

參觀完溫馨的瑪利亞小教堂後,請繼續由聖約翰祭壇右側的樓梯上樓(圖23),順著動線就會到達主教座椅後方的"朝聖台階"和"聖衣小教堂"。

圖23 這會是小天使眼中的大教堂嗎?(下)

20190530這是小天使眼中的大教堂嗎

(坐在樓梯扶手上的小天使,攝於聖約翰祭壇後方的二樓平台)

六、聖衣小教堂

 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就是之前提過將私人宅邸捐贈給特里爾大主教的那一位),大約在西元326年時以80歲左右的高齡前往聖地朝聖,在此次的朝聖之路中找到了真十字架(耶穌受難時被釘的十字架)、聖釘和耶穌受難時所穿著的長袍(聖衣),並且將聖衣帶回特里爾。這件宗教聖物後來就一直存放在特里爾大教堂中。

根據大教堂的簡介記載,自1974年起聖衣(Der Heilige Rock)就存放在一個外罩玻璃保溫罩的木製聖物櫃中,在每年的聖衣朝聖周時,聖衣小教堂才會對外開放(但聖衣已不對外展示)

由聖約翰祭壇右側的樓梯上樓,順著動線就會到達主教座椅後方的"朝聖台階"(圖24)。

圖24 朝聖台階旁的聖海倫娜雕像(下)

20190530手持真十字架和聖釘的聖海倫娜像

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過逝後受封聖人,在朝聖台階旁的聖海倫娜雕像左手扶著真十字架,右手拿著聖釘;另一側台階旁的雕像是君士坦丁大帝。

登上朝聖台階後是一個小平台,小平台面對著一道大理石牆面,牆面上有個近似橢圓形的大開口,開口周遭及牆面上盡是小天使和花樣繁複的雕刻,這面大理石牆其實就是聖衣小教堂的正面;而開口後方天光灑落之處正是聞名世界的"聖衣小教堂"(圖25)。

圖25 天光灑落的聖衣小教堂(下)

20190530天光灑落的聖衣小教堂

(圖25開口內的下方有座金色十字架,而十字架的下方就是存放聖衣的聖物櫃)

(一般大教堂在主祭壇的位置都會設計充分的採光,讓主祭壇由中殿看過去彷若天光灑落;而特里爾大教堂在聖衣小教堂的位置卻採用了相反的手法,在朝聖平台的位置似乎刻意使光線較暗,但穿越小教堂正面大理石牆上的開口望向小教堂內,裡面採光明亮,連帶也使得金色十字架光輝閃耀,更加突顯了小教堂內的聖潔和溫暖,這樣反其道而行的設計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根據大教堂的記載,聖衣是件"一體也無縫逢"的長袍,這和聖經中約翰福音第19第23節所描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所穿著的外套(coat)完全相同!

("Then the soldiers, when they had crucified Jesus, took his garments, and made four parts, to every soldier a part; and also his coat: now the coat was without seam, woven from the top throughout."~約翰福音第19章第23節)

(有關聖衣的相片可參閱:特里爾大教堂官網>Der Trierer Dom und der Heilige Rock )

時至今日,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及旅客前來朝聖,聖衣是否真為耶穌穿過的衣服當然無法透過科學的方式加以驗證,不過祂所代表基督犧牲奉獻、捨己為人的精神卻值得令人深思。

絫觀完聖衣小教堂後,可以循原路回到先前參觀過的瑪利亞小教堂,瑪利亞小教堂的前方有座樓梯可以通往地下室,繼續參觀位於朝聖台階下方的"海倫娜墓穴"。

七、海倫娜墓穴(東地下墓穴)

 海倫娜和特里爾大教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像先前提到的她將私人宅邸捐獻給特里爾大主教,而有了之後的特里爾大教堂;她在80歲左右時前往聖地朝聖,並找到了真十字架、聖釘和聖衣;她也將聖衣帶回特里爾,成為大教堂中最寶貴的聖物。海倫娜年老時多居住在特里爾,但去逝後卻安葬在義大利。

大教堂內目前僅收存了海倫娜的頭骨(圖26),這塊頭骨據說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四世所贈予的,大教堂在朝聖平台和唱詩班席的下方建造了"海倫娜墓穴"(東地下墓穴),用以收藏聖海倫娜的頭骨。

圖26 海倫娜墓穴裡的聖海倫娜半身像(下)

20190530海倫娜墓穴(特里爾大教堂)

(有注意到嗎?圖26中的聖海倫娜半身像同樣拿著真十字架和聖釘(看起來有點像箭頭))

聖海倫娜的頭骨就收藏在半身像下方的聖物櫃中。

(順道一提:去過美麗的布拉格嗎?布拉格知名的"查理大橋"就是在查理四世時興建的喔)

八、卡特林娜祭壇

 卡特林娜祭壇位在面對西聖壇的左手邊、教堂內八支十字型大石柱中第一支柱的旁邊,這尊右手扶著長劍的雕像衣服皺褶的線條特別剛勁銳利,明顯與其他雕像不同,更加增添了衪威嚴剛烈的形象(圖27)。

圖27 卡特林娜祭壇(下)

20190530卡特林娜祭壇

特里爾大教堂的宗教及藝術珍寶實在太多,以上只精選在宗教上意義重大、或個人感觸最深的幾件簡略介紹一下,其他的瑰寶(如Ferdinand Gehr(費廸南德.蓋爾)的現代溼壁畫等)就等大家有機會來到特里爾時再細細品味囉!

特里爾大教堂(Trierer Dom St. Petrus)相關資訊

地  址:Liebfrauenstraße 12, 54290 Trier

介紹網址特里爾大教堂官網(開放時間)(德文版)

下一站:聖母教堂。

四、聖母教堂(Liebfrauenkirche)

 聖母教堂就位於特里爾大教堂的南側,它和大教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教堂的原址是羅馬時期大教堂的南教堂,到了十三世紀時(大約西元1227~1260年)才改建為哥德式的聖母教堂,它也是德國最早的哥德式教堂之一。

教堂的平面是以十二瓣玫瑰的花形來設計(參閱圖17的右上方,聖母瑪利亞也被稱作"玫瑰聖母",真是令人驚豔的設計),由12支石柱和外圍12個圓弧來支撐上方十字形拱頂所傳下來的力量。即便屬早期的哥德式建築,聖母教堂依然擁有細長的石柱、外圍大面積的彩色鑲嵌玻璃窗和拱形的屋頂等哥德式教堂的特徵,外觀上看來與隔壁厚實的特里爾大教堂截然不同(圖28)。

圖28 聖母教堂(下)

20190530聖母教堂(特里爾)

雖屬哥德式的建築,不過聖母教堂並沒有中世紀中、晚期哥德式大教堂的雙塔設計。即便如此,由西正面大門而起的挑高中殿依然使整座建築看起來氣勢磅礡(圖29)。

圖29 聖母教堂西正面大門(下)

20190530聖母教堂正面

西正面圓拱形大門的雕刻依然令人目不暇給,不過更吸引目光的反倒是山牆上頭部比例特別突出的基督受難像(圖30,最特別的是,由側面的角度來看,基督受難像的比例似乎並無特殊之處,中世紀的雕刻技法的確令人稱奇)。

圖30 聖母教堂西正面山牆上的基督受難像(下)

20190530聖母教堂正面山牆上的基督像

因為十二瓣玫瑰的平面配置,教堂內的採光與傳統長形配置的哥德式教堂相較略顯黯淡,不過也因此更加突顯了彩色鑲嵌玻璃的絢麗色彩。

教堂內部空間並不算大,由西正面大門進入後正對的就是"主聖壇"(圖31)。

圖31 主聖壇(下)

20190530聖母教堂的中殿(特里爾)

前面有提到教堂內有12支石柱,這12支石柱代表著耶穌的12位門徒,每支石柱上各有一位門徒的圖像(可參見圖31)。據說唯有站在西門(大門)前的一塊黑色石板上,才能同時看到石柱上12門徒的圖像,中世紀的設計巧思真的令人折服!

雖然平面配置是十二瓣玫瑰的花形,但教堂的屋頂卻採用了傳統的十字形(象徵著十字架),只要在中殿抬頭一望便一目了然(圖32)。

圖32 聖母教堂的十字形屋頂和拱頂裝飾(下)

20190530聖母教堂的十字型拱頂

拱頂以花草圖案和太陽光芒做為裝飾,注意看還能找到聖母抱聖子的圖像喔。

在四周的小花瓣弧形內大多安置了歷任副主教或貴族的墓碑,例如上方有耶穌升天浮雕的Hugo von Schonenburg的墓碑(圖33,位置在一進大門右側的第一個花瓣內,平面圖No.62)。

圖33 Hugo von Schonenburg的墓碑(下)

20190530Hugo von Schonenburg的墓碑

小花瓣弧形內還有一座哥德式聖母抱聖子像,光輝閃耀的聖母抱著初到人世的聖子,細緻的雕刻和充滿慈愛的表情也是宗教藝術的傑作(圖34;平面圖No.58)。

圖34  哥德式聖母像(下)

20190530哥德式聖母像(特里爾聖母教堂)

循著逆時針方向來到聖母教堂北門和特里爾大教堂的中間廊道,這裡擺放的則是聖母憐子像(圖35,聖母哀痛地抱著基督屍體),短短的一小段路卻經歷了基督來到人世的一生。

圖35 聖母憐子像(下)

20190530聖母憐子像(特里爾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的介紹到此告一段落,雖然不若特里爾大教堂的雄偉開闊,但精巧且別具意義的設計仍然非常值得大家多停留一會兒細細品味一番。

由於特里爾值得一遊的景點實在很多,本篇就先介紹到此,其他精彩的景點就留在下一篇 [德國想GO就GO]18:特里爾(Trier)~德國最古老的城市@德國19天自由行Day04-2 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蘭 的頭像
    法蘭

    旅遊想GO就GO,你也做的到!@跟著法蘭去旅遊

    法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