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國想GO就GO]29:慕尼黑(München)老城區、聖母教堂漫遊趣@德國19天自由行Day09-2

日  期:2019/6/4(Day9-2)

封面照片:

20190604由聖彼得教堂觀景台欣賞聖母教堂

今日行程路線:

上午行程:[菲森]小鎮漫遊;

     菲森->慕尼黑;(搭乘德鐡,約2 hrs)

午  餐:Wildmosers Restaurant-Cafe am Marienplatz(凱薩沙拉、綜合香腸+啤酒);

下午行程:[慕尼黑老城區];慕尼黑

晚  餐:皇家啤酒屋(Hofbräuhaus am Platzl)(德國烤豬腳、綜合香腸+啤酒);

住宿旅館:Hotel CREO Munich City。

結束了輕鬆悠閒的菲森小鎮晨間漫遊後(請參閱28:菲森(Füssen)小鎮漫遊@德國19天自由行Day09-1),我們繼續搭乘德鐡前往下一站~德國第三大城市、同時也是德國物價最高的城市慕尼黑(München)。

由菲森搭乘德鐡到慕尼黑大約需要2 hrs的時間,不過慕尼黑不愧為德國物價最高的城市,在中央車站附近的旅館大多超出我們的預算(NT3,000/房/天)很多,所以當初在行程規劃時確實令我傷透腦筋,在多方比較後我們決定選擇住在距中央車站約10 mins車程的Harras站附近。Harras站有區域列車S7線經過,可以一班車抵達中央車站及老城區的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使用德鐡通行證又不用多花交通費),雖然符合預算的旅館步行到Harras站仍需近10 mins,不過這已經算是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了

我們大約上午11:00多抵達慕尼黑中央車站,再換乘區域列車(S7)到Harras站附近的旅館Check in和放行李,短暫休息後回到Harras站搭乘S7直奔老城區的瑪利亞廣場,沒想到到達時也已是下午一點了,索性先在廣場旁找間餐廳吃午餐,吃飽喝足後再開始老城區漫遊吧!

人生地不熟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找間人多的店,瑪利亞廣場站的出口就在廣場旁,而德國老城區廣場旁一般都有許多餐廳或供應餐食的咖啡廳,這倒省了遊客們尋找餐廳的麻煩,我們就從善如流,選擇人多又位在新市政廳對面的Wildmosers Restaurant-Cafe am Marienplatz囉。

就像在 [德國想GO就GO]23:傳奇黑森林小鎮[弗萊堡]、蒂蒂湖 乙篇介紹的,德國香腸在許多地區都有不同的樣貌和口味,像之前嚐過的法蘭克福紅香腸、弗萊堡的超長紅香腸;而來到慕尼黑,當然就要來試試看知名的白香腸囉!

[慕尼黑白香腸簡介(Weißwurst)]

傳統的慕尼黑白香腸(或稱巴伐利亞白香腸)是以牛絞肉、煙燻豬肉和多種調味料如洋蔥、香芹、肉荳蔻、薑等調製而成,和之前嚐過的兩種紅香腸不同的是,白香腸未以煙燻方式處理,也不添加亞硝酸鹽類的保色劑,因此非常容易腐壞,傳統上白香腸都是在清晨製作,中午前就要食用完畢(不過德國的午餐時間大約是到下午3點)。

至於烹調的方式則是以鹽水加熱,因為它不含保色劑,煮熟後自然就變成白色的囉。

就座之後,考量到最近比較少吃青菜,就來份花園沙拉(Garden salad,圖1)和綜合香腸拼盤(Traditional Bavarian dish,圖2)好了。

圖1 Wildmosers Restaurant-Cafe的花園沙拉(下)

Day9-2圖1慕尼黑高貴的花園沙拉.jpg

(圖1說明:

花園沙拉的內容包括有源自於希臘、以羊乳製成的菲達起司(feta cheese)、橄欖(olives)、洋蔥、蕃茄、烤麵包塊(croutons)佐以巴薩米克醋醬(balsamic dressing);下方則是沙拉類的價目表)

圖2 Wildmosers Restaurant-Cafe的綜合香腸盤(下)

Day9-2圖2慕尼黑的綜合香腸盤.jpg

(圖2說明:

綜合香腸拼盤包括有之前介紹的慕尼黑白香腸(Weißwurst)、油煎紅腸(Rote Bratwurst)、烤小香腸(Rostbratwürstel,其實就是知名的紐倫堡小香腸,只是自識甚高的巴伐利亞餐廳當然不會出現其他的地名吧)、Leberkäse(熟香腸的一種,吃起來口感像肉泥排,也有點像歐美常見的罐頭肉排)、德式酸菜(sauerkraut)、馬鈴薯沙拉(kartoffelsalat,其實就是馬鈴薯泥)和紐結麵包(Brezzn);左下則是主食類的價目表)

Wildmosers Restaurant-Cafe的餐食口味還算OK,以羊乳製成的菲達起司吃起來香醇濃郁,各種香腸口味也都蠻道地(當然還是偏鹹,不過這就是在地特色囉),唯一不適應的就是貴鬆鬆的價錢啦!花園沙拉17.8歐元/份;綜合香腸拼盤23.5歐元/份;0.5L Helles啤酒5.6歐元/杯(最後服務人員還會請你附上10%小費,這點也算是慕尼黑的特色之一),想想在 19:特里爾老城區[超推]美食 乙篇所介紹的Ristorante Pizzeria San Marco(聖馬可披薩餐廳),整餐也才25歐元,慕尼黑的物價不愧為德國第一!

飽餐一頓後,來看看慕尼黑老城區有什麼必訪的觀光景點吧!(圖3)

圖3 我們的慕尼黑老城區觀光地圖

Day9-2圖3我們的慕尼黑觀光地圖.jpg

[慕尼黑老城區]必訪景點

一、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

 瑪利亞廣場(圖4)位於慕尼黑老城區的中央位置,這裡最初只是幾個村莊間的一個十字路口,不過中世紀的鹽路(Salzstraße,中世紀的運鹽路線,這對當時交通不便的內路地區是很重要的運輸路線)行經於此,使慕尼黑逐漸聚集人氣並擴大村莊的規模,這裡也逐漸形成一個市集。早期的市集以販售雞蛋、麵粉和魚類等民生用品為主(現今廣場上還有一坐中央頂上有隻張大嘴巴的魚的噴泉,這座噴泉就叫做"Fischbrunnen"(魚噴泉),參見圖18),之後各種穀物成為市集上的主要商品,當時的廣場順理成章的被稱為"Schrannenplatz"(穀物廣場)。

圖4 瑪利亞廣場(下)

20190604慕尼黑瑪利亞廣場

西元1638年,為了紀念三十年戰爭瑞典統治時期的結束,巴伐利亞的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廣場上豎立了一座中央頂端為聖母瑪利亞雕像的Mariensäule(瑪利亞圓柱),以感謝聖母保佑慕尼黑免於受到戰爭的摧殘。

1853年,穀物市場遷離此地;到了隔年的10月9日,廣場才正式被命名為瑪利亞廣場。

瑪利亞廣場目前在北側的新市政廳和東側舊市政廳的環抱之下繼續扮演著慕尼黑焦點的角色,來到廣場周邊的餐廳吃頓午餐或來杯咖啡,也算是慕尼黑市區觀光的最佳起點喔!

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相關資訊

介紹網站:瑪利亞廣場官網(德文版)

[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

 當我們站在瑪利亞廣場上,最吸睛的莫過於北側豪華典雅的新哥德式建築,這棟美麗的建築就是慕尼黑新市政廳(圖5)。

圖5 慕尼黑新市政廳(下)

20190604慕尼黑新市政廳

有新市政廳自然就會有舊市政廳。舊市政廳位於瑪利亞廣場的東側(稍後為大家介紹),隨著城市規模的日漸擴大,舊市政廳的空間開始不敷使用,為此市府開始收購位於瑪利亞廣場北側,介於Dienerstrasse,Landschaftstrasse和Weinstrasse三條街道間的所有物業,並且在西元1899年到1903年間建造了這棟美麗的新哥德式建築。新市政廳也是市長辦公室、市議會及部份市府辦公室的所在地。

除了美麗的建築物本體外,新市政廳的另一大亮點就是位於尖塔鐘樓下方的音樂鐘(Glockenspiel,圖6),每天的上午11點、中午12點和下午5點三個時段,當音樂鐘的音樂聲響起,精巧的小人偶們就會走出音樂鐘,在此為各位獻上有關慕尼黑的一些歷史小故事,大家可別錯過了唷!

圖6 位於尖塔鐘樓下方的音樂鐘(下)

20190604慕尼黑新市政廳的音樂鐘

喜歡欣賞建築之美嗎?除了近百公尺長的華麗正面之外,新市政廳的平面配置其實有數個中庭(這也是因為新市政廳的建築物是分數個階段建成的),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繞到建築物的西側,由Weinstrasse街穿越尖頂拱門進入中庭,你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圖7)

圖7 新市政廳中庭內的八角樓(下)

20190604新市政廳中庭的八角樓

八角樓上裝飾了精美的雕像和造型各異的怪獸,尋找它們的蹤影一向是欣賞中世紀建築的另一種樂趣(圖8)。

圖8 八角樓上的雕像和造型各異的怪獸(下)

Day9-2圖8新市政廳八角樓的雕像和怪獸.jpg

在欣賞完華麗的八角樓中庭後,大家不妨再多走幾步路,轉進新市政廳建築物北側的Landschaftstrasse街,這面的建築外觀或許不若瑪利亞廣場一側新哥德式風格的精雕細琢,牆面大多僅以紅磚砌成,不過這裡可有一個足以代表慕尼黑歷史的小浮雕(圖9)。

圖9 新市政廳牆面上的小修道士浮雕(下)

20190604新市政廳的小修道士浮雕

慕尼黑的德文"München"有"修道士之地"的含意,據說早期這裡是一群修道士的居住地,因此浮雕上的小修道士也代表著慕尼黑的市民。小修道士左手拿著聖經,右手卻拿著一只酒杯,象徵著中世紀時修道士以聖經來誡律人們,但也融入庶民們喜愛喝一杯的習性。只可惜目前浮雕上的酒杯已經損毀,希望市府能盡快修復這個慕尼黑可愛的象徵。

除了北側華麗的新市政廳外,在廣場的最東側還有一棟白色外牆、同樣擁有鐘樓及類似我們在菲森高地城堡(參見 28:菲森(Füssen)小鎮漫遊 乙篇 )所看到的尖頂山牆的建築,這棟就是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Spielzeugmuseum)。

[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

 舊市政廳的歷史遠較新市政廳來得久遠,它在西元1310年時就被記載於慕尼黑的歷史文獻上,不過歷經數個世紀的更迭,舊市政廳也依據當時的建築主流風格進行了多次的翻新工程;隨著城市規模的日漸擴大,舊市政廳的空間已不敷使用,市政府也開始逐步建造新的市政廳,到了1874年,市府正式搬遷至新市政廳(目前所見的新市政廳在當時尚未完成,不過也是在同一個街區內)。

不過二次世界大戰時舊市政廳遭到嚴重的破壞,目前的建築是在1950年代時重建的(圖10)。

圖10 慕尼黑舊市政廳(下)

20190604慕尼黑舊市政廳

舊市政廳的鐘樓現在是做為玩具博物館(Spielzeugmuseum)使用,裡面收藏了包括火車模型、絨毛玩具、早期的鐡皮玩具等,最重要的是館方還設有體驗區,有帶小朋友同行的話千萬別錯過囉!

看完了新市政廳和舊市政廳之後,讓我們再回到瑪利亞廣場,仔細觀賞一下豎立在中央的瑪利亞圓柱(Mariensäule)。

[瑪利亞圓柱(Mariensäule)]

 之前有提到瑪利亞圓柱是為了紀念三十年戰爭瑞典統治時期的結束而豎立的紀念柱,高高立於柱頂的聖母瑪利亞正是巴伐利亞的守護神,這尊金色的聖母抱子像來自於鼎鼎大名的慕尼黑大教堂(聖母教堂)(圖11)。

圖11 位於廣場中央的瑪利亞圓柱(下)

20190604瑪利亞圓柱

圓柱下方基座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個小天使戰勝惡獸的雕像,這四隻惡獸分別代表著不同的災難:獅子代表戰爭;惡龍代表飢荒;雞蛇(Cockatrice,一種傳說中的怪獸,有著雞頭、雙足飛龍身和蛇尾的外貌)代表瘟疫;蛇則代表異教邪說,這也象徵著慕尼黑在聖母的保祐下已克服萬難,走出逆境(圖12)。

圖12 瑪利亞圓柱基座上的天使戰惡獸像(下)

Day9-2圖12瑪利亞圓柱的天使戰惡獸雕像.jpg

(圖12說明:四隻惡獸分別代表不同的災難

左上:獅子代表戰爭;

右上:惡龍代表飢荒;

左下:雞蛇代表瘟疫;

右下:蛇代表異教邪說)

瑪利亞圓柱是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第一支聖母瑪利亞紀念柱;瑪利亞廣場也是因為這支圓柱而命名。

欣賞完別具意義的瑪利亞圓柱後,依照地緣關係應該先參觀位於舊市政廳隔壁一條街的聖彼得教堂,不過為了配合新市政廳音樂鐘的演出時間(當天只剩下午5點那次),我們決定先暫別廣場,前往步行距離不到10 mins、也昃擁有慕尼黑最突出天際線的慕尼黑大教堂(聖母教堂)。

不過基於本文的編排方忘式,在此我們還是先介紹位於廣場旁的聖彼得教堂好了。

[聖彼得教堂(Alte Peter Kirche)]

 早在"München"(慕尼黑)這座城市的名稱首次出現在歷史文獻之前(西元1158年前),現今聖彼得教堂的位址上就有了一座小教堂,當時修道士們居住在附近的小山丘上。隨著時間的演進,教堂也經歷了多次的重建,建築風格多依照當時的主流風格,包括十二世紀末的羅馬式、十四世紀的哥德式,十七世紀時(1607年),雷擊造成了尖塔塔頂的損壞,教堂順勢修建了文藝復興式的尖頂。

二次大戰時教堂遭受到嚴重的損壞,不過隨著戰事的結束,重建工作也在隔年立刻展開,到了1954年時外觀的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不過教堂中殿的天花板壁畫則是一直到西元1999~2000年時才完成(圖13)。

圖13 現在的聖彼得教堂(下)

Day9-2圖13現在的聖彼得教堂.jpg

(圖13說明:

左上:位於西側的尖頂鐘樓,登上上方的觀景台可以眺望慕尼黑市的風景,天氣好時甚至可以看到遠方的阿爾卑斯山;

右上:由南側的教堂外觀可以清楚的看出哥德式教堂的建築特色,包括下方外擴的扶壁和大面積的開窗;

左下:南側的主祭壇外觀明顯和中殿的建築型式不同,這部份是在1630年代所改建的)

目前教堂內部開放免費參觀,在樸素建築的外觀下,以白色和金色為主的巴洛克式內裝讓進入教堂內的民眾頓時感到聖光充滿。不過連續多日的教堂參觀確實同質性較高,因此我們決定將本日的重心放在待會兒要前往的慕尼黑聖母教堂,聖彼得教堂的內部就不為大家詳加介紹了。

不過聖彼得教堂對遠道來此的遊客還有一大亮點,就是登上鐘樓眺望慕尼黑市的景色,只要花費3歐元/人(成人票)再加上306階的階梯,就能到達鐘樓上方狹窄的觀景台,這裡可是眺望慕尼黑老城區的最佳地點喔!

不過為了配合新市政廳音樂鐘下午五點的演出時間,我們決定16:45再回來登塔,順便在觀景台欣賞音樂鐘的表演。

無論你是否有時間進入這間慕尼黑最古老的教堂參觀,我都會強烈推薦大家登上觀景台,這裡才是欣賞慕尼黑的最佳地點(圖14)!

圖14 聖彼得教堂登塔的標示牌(下)

20190604聖彼得教堂登塔的標示牌

(標示牌內容:慕尼黑和高塔周圍最美麗的風景,(請登上)"Alter Peter"("Alter Peter"的意思是"老彼得",這是教堂對尖頂鐘樓的暱稱(或許也是尊稱))

攀爬306階難以錯身而過的猍小旋轉梯和木樓梯(圖15),就能到達位於鐘樓上方的觀景台。

圖15 難以錯身而過的狹小旋轉梯和木樓梯(慕尼黑聖彼得教堂)(下)

Day9-2圖15聖彼得教堂狹窄的登塔樓梯.jpg

(圖15說明:

登塔的樓梯有二種型式,包括

左:較下方的旋轉樓梯;

右:上方的木製樓梯)

一旦登上觀景台,慕尼黑的美景盡收眼底(圖16、圖17 & 圖18)。

圖16 聖彼得教堂東側美景(一)(下)

20190604聖彼得教堂東側美景

除了紅瓦白牆的老牆區外,來看看東側有那些剛才經過的建築物吧!

圖16中央巨大的紅屋頂就是聖彼得教堂的中殿和主祭壇;在巨大紅屋頂的後方則是聖神教堂(Heiliggeistkirche);而巨大紅屋頂左手邊的白色尖塔則是剛才介紹過的舊市政廳

圖17 聖彼得教堂東側美景(二)(下)

20190604聖彼得教堂東側美景二

(圖17中的地標,包括瑪利亞廣場東側的舊市政廳

伊薩爾河(Isar)以西、馬克西米利安大道旁的上巴伐利亞行政區政府(Regierung von Oberbayern);

伊薩爾河東岸、正對馬克西米利安大橋的馬克西米利安大厦(Maximilianeum);

位於上巴伐利亞行政區政府左邊、聖安娜街(St.-Anna-Straße)東側的雷赫爾.聖安娜教堂(Kath. Kirche St. Anna);

以及在圖17中央、綠帶後方擁有高聳天際線的HVB-Tower(裕信銀行慕尼黑分行))

圖18 聖彼得教堂北側美景(一)(下)

20190604聖彼得教堂北側美景(一)

聖彼得教堂的觀景台絕對是眺望瑪利亞廣場的最佳地點!由觀景台向下望去,可以清楚的看到:

新市政廳近百公尺長的新哥德式華麗正面;

圖18右下方的魚噴泉

新市政廳前方的瑪利亞圓柱

另外還可以看到新市政廳後方鵝黃色、晚期巴洛克風格的Theatinerkirche(教堂)

遠方天際線還可以看到四圓柱的BMW汽車總部大樓和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奧林匹克塔喔!(相關位置在圖18新市政廳鐘樓的左方,遠方的地平線處)

再往左一點,也可以看到著名的慕尼黑大教堂(聖母教堂)(圖19),慕尼黑美景盡收眼底。

圖19 由聖彼得教堂觀景台欣賞知名的聖母教堂(下)

20190604由聖彼得教堂觀景台欣賞聖母教堂

二、慕尼黑聖母教堂(Frauenkirche)

 由瑪利亞廣場步行到聖母教堂只需要5 mins,而且一定不會迷路~因為聖母教堂是慕尼黑市中心最高的建築物,只要朝向綠色的洋蔥頭前進就OK囉!

前面有提到聖彼得教堂是慕尼黑最古老的教堂,在十三世紀時,隨著慕尼黑地區人口的成長,教區也跟著重新劃分,新教區便在現今聖母教堂的位址蓋了一座羅馬式的教堂,聖母教堂也成為慕尼黑的第二座教堂

如同聖彼得教堂,隨著時間的演進,十四世紀時聖母教堂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建築型式採用了當時主流的晚期羅馬式風格,正面也矗立起雙塔。

到了十五世紀時,巴伐利亞的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公爵決定在聖母教堂的現址上重新建造一座新的教堂,由於附近並沒有採石場,建築師決定以紅磚做為新教堂的主要建材以節省經費,大教堂在西元1468年奠基,僅花費了二十年(到1488年)便建造完成,以大教堂的規模來說,二十年的時間在當時可謂神速。

最初建成的大教堂正面雙塔上並沒有洋蔥頭式的圓頂,在十六世紀初期(1503~05年)維特爾斯巴赫(Wittelsbach)家族(巴伐利亞的貴族世家,幾乎所有巴伐利亞的王公貴族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的蘭休特繼承戰爭(War of the Succession of Landshut)時,還曾經在雙塔上面架設加農砲做為守衛慕尼黑的保壘。一直到1525年,聖母教堂才在兩座高塔頂端加上洋蔥頭造型的屋頂,這種型式和當時主流的哥德式尖塔非常不同,據說靈感來自於耶路撒冷知名的岩石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

二次大戰期間聖母教堂並未逃過戰爭的摧殘,屋頂部份在轟炸後幾乎全毀,所幸大部份重要的藝術品都在事前搬移至別處收藏。戰事結束後,聖母教堂也在1948年開始展開修復工作,在經歷七年的努力後,終於在1955年時完成,重新展現世人眼前(圖20)。

圖20 慕尼黑聖母教堂高聳的雙塔(下)

20190604慕尼黑聖母教堂高聳的雙塔

我們到訪當天南塔正在進行外牆的修護工作,雖然無緣一睹雙塔完整的英姿,但也留下了如此"修復中"的特殊回憶。

雙塔的高度約99 m,為了保有雙塔高聳的天際線,慕尼黑市在2004年時經由公投決定,禁止在市中心建造高度超過雙塔的建築物,讓聖母教堂永遠成為慕尼黑市中心最具代表性的天際線。

現在就請大家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進入聖母教堂朝聖一下吧!

[中殿]

 一進入中殿,挑高驚人的空間感瞬間令人為之震攝!和許多哥德式大教堂不同的是,一般哥德式大教堂多以石材為主要建材,石材顏色較深,即便哥德式教堂以大面積開窗著稱,但位置都位於教堂兩側的外牆,光線鮮少直接照射到中殿,這會讓身處中殿的信徒們容易沉澱心情,也會有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不過以紅磚為主建材的聖母教堂卻採用了明亮的白色為主色,搭配拱頂的金色肋樑,樸素的明亮感另人很難與祂雄偉的外觀聯想在一起,不過這似乎也印證了大教堂建造時必須"節約經費"的現實面(圖21)。

圖21 聖母教堂高挑的中殿(下)

20190604慕尼黑教堂高挑的中殿

中殿的中央高高懸掛著一尊基督受難像,一般常見的基督受難像多半頭部偏斜軟垂,雙腳略呈交疊,畢竟基督受難時摻遭釘在十字架上;但聖母教堂的基督受難像頭部較正直,雙腳垂直呈並列,這在印像中是比較少見的形象(圖22)。

圖22 慕尼黑聖母教堂基督受難像(下)

Day9-2圖22慕尼黑聖母教堂基督受難像.jpg

(圖22說明:

左:聖母教堂中殿高高懸掛的基督受難像;

右上:法蘭克福大教堂內的"耶穌受難圖"(參閱 09:[法蘭克福]、童話小鎮許坦瑙@德國19天自由行Day02 )

右下:特里爾大教堂西聖壇的基督受難像(參閱 17:特里爾(Trier)~德國最古老的城市@德國19天自由行Day04-1 )

右上和右下的基督受難像似乎是比較常見的形象)

[路易四世皇帝衣冠塚(Kenotaph)]

 在大教堂的西南角有一座側面有開孔的盒子、盒子四個角落各有一位呈高跪姿的旗手,這是曾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衣冠塚(圖23)。

圖23 路易四世的衣冠塚(下)

20190604路易四世的衣冠塚

路易四世出身之前提到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人稱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在西元1347年去世;至於這件藝術品般的衣冠塚則是在1622年時由德國雕塑家漢斯.克魯普(Hans Krumpper)所完成。

(前方的持劍者並非路易四世,他是巴伐利亞公爵阿爾伯特五世(Albrecht V)(1550~1579年巴伐利亞的統治者);另一面則是他的父親威廉四世(Wilhelm IV))

另外,既然是聖母教堂,教堂內當然有許多關於聖母的藝術品(圖24),由於數量眾多在此也就不一一介紹,大家如果有機會來到聖母教堂可千萬別錯過囉。

圖24 有關聖母的浮雕作品(下)

20190604有關聖母的浮雕作品(聖母教堂)

在欣賞完有關聖母的優美作品後,大教堂內還有個知名的傳說,就是位於西正面入口處地板上的"魔鬼的腳印"(圖25)。

[魔鬼的腳印]

圖25 魔鬼的腳印(下)

20190604聖母教堂中%22魔鬼的腳印%22

 有關"魔鬼的腳印"的由來有幾種傳說,相傳聖母教堂的建築工作進入尾聲時,有一天魔鬼經過此地,發現又有一座以上帝之名而打造的建築建造起來時,他感到非常憤怒,於是他進到教堂的入口(當時教堂尚未奉獻給上帝,所以魔鬼還能進入教堂內)。不過當他站在入口處時,竟發現這座教堂居然忘了打造窗戶,於是他開始大聲嘲笑建商的愚蠢(魔鬼害怕光),接著他降落到地面上,開心的留下了一個黑色的腳印。不過當他繼續往前走時,他才發現其實這座教堂是有窗戶的,這些窗戶只是被巨大的柱子和高祭壇擋住了!(圖26)盛怒之餘他將自己化身為一陣強風想要將教堂摧毀,不過他失敗了,即便是今日,人們也能在聖母教堂旁的街道上感受到魔鬼所吹起的強風喔!

圖26 站在腳印的位置教堂彷彿沒有窗戶(下)

20190604站在腳印的位置教堂彷彿沒有窗戶

(在西元1622~1860年間,中央的窗戶怶當時的高祭壇所遮蔽)

(以上摘自慕尼黑旅遊局官網)

在參觀完"魔鬼的腳印"之後,原本可以登上大教堂的南塔,以慕尼黑市中心的最高視角俯看市景,感受一下究竟聖母教堂和聖彼得教堂那裡才是慕尼黑市景的最佳視角,只可惜南塔目前因為正在進行維修工程(參見圖20)而未開放登塔,雖然有點可惜,不過以聖彼得教堂直接俯看新市政廳近百米長華麗正面和聖母教堂全景而言(參見圖19),我想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最後在離開聖母教堂前,南側出入口附近有座半身浮雕像,這位是出身於巴伐利亞的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圖27)。

[教宗本篤十六世(PAPST BENEDIKT XVI)]

圖27 教宗本篤十六世半身浮雕像(下)

20190604德籍教宗本篤十六世浮雕像

 教宗本篤十六世本名為喬瑟夫.阿洛伊斯.拉辛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1927年時出生於慕尼黑東方約100 km的馬克特爾(Marktl am Inn),他在1951年時當上牧師,從此開始了服務上帝的奉獻之路。1977~1982年被任命為慕尼黑和弗萊辛(Freising)地區的樞機主教(樞機主教是天主教中地位僅次於教宗的神職人員);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世後接任教宗之位,新教宗採用了本篤的名號,成為本篤十六世。

本篤十六世非常強調宗教對世界和平的影響,特別是有關中東的議題。在繼任教宗前,他就曾公開批評伊拉克戰爭,認為這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911恐怖攻擊後美國總統小布希對"反恐戰爭是一場十字軍東征"的說法(原文"This crusade - this war on terrorism - is going to take a while...")他也表示不認同;他主張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在世界各地實現宗教自由;他也曾為自己的言論令伊斯蘭教徒覺得被冒犯而感到非常遺憾;這份寬容的心胸或許也正是當前劍拔弩張的國際社會所需要的。

2013時,本篤十六世因健康的理由辭去教宗一職;他也是第八位的德籍教宗

到此,聖母教堂的參觀算是告一段落了,時間也來到下午4點多,不妨在教堂前的水池階梯稍坐一會兒,體驗一下在地生活輕鬆的午後時光吧(圖28)。

圖28 聖母教堂前的水池階梯(下)

Day9-2圖28聖母教堂前的水池階梯.jpg

(圖28說明:

左上:造型奇趣的階梯水池,水由四周的小水路流入水池中;

左下:這裡也是當地人曬小孩和毛小孩的好去處;

右上:像這隻牧羊犬瘋狂的在階梯和水池間跑跳,玩的不亦樂乎;

右下:這裡也是附近小動物喝水、洗澡的最佳地點)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剛好漫步回瑪利亞廣場登上老彼得塔,欣賞慕尼黑美麗的市景順便觀看新市政廳的音樂鐘表演吧!

一天滿滿的行程,就在音樂鐘的表演(詳影片)和知名皇家啤酒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圖29)的豪爽氣份中結束啦!

[音樂鐘表演影片]

(影片說明:

1'30"上層音樂鐘開始表演,內容為威廉大公五世迎娶洛特林根公爵之女雷娜特的婚禮情景;

3'30:有亮點;

4'30"下層音樂鐘開始表演,內容為中世紀黑死病過後慶祝重生的桶匠舞)

圖29 知名的皇家啤酒屋晚餐(下)

Day9-2圖29皇家啤酒屋晚餐.jpg

(圖29說明:

左上:世界知名的"皇家啤酒屋"餐廳;

右上:樸實的建築外觀,沒想到庭園座位早已人聲鼎沸;

左下:皇家啤酒屋的招牌名菜~德國烤豬腳;

右下:來德國就是要吃德腸啊,不然要幹嘛?)

明天我們將要前往德國第一高峰~楚格峰,歡迎繼續前往下一篇 [德國想GO就GO]30:德國第一高峰楚格峰(Zugspitze)交通、楚格峰景點完全攻略@德國19天自由行Day10 ,一起來一趟德國名峰之旅喔~

arrow
arrow

    法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