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國想GO就GO]39:德國羅曼蒂克大道~符茲堡(烏茲堡/Würzburg)老城區景點完全攻略(二)@德國19天自由行Day14

日  期:2019/6/9(Day14)

封面照片:晨曦中的瑪麗恩堡要塞

20190609晨曦中的瑪麗恩堡

今日行程路線:

上午行程:[符茲堡老城區]漫遊;(步行/公車)

午  餐:麵包夾超長紅香腸(符茲堡中央車站/外帶至列車上享用);

下午行程:符茲堡->哈美爾(Hameln);(搭乘德鐡,約3h12m)

晚  餐:Gaststätte Rattenfängerhaus(捕鼠人之家/蘆筍生菜沙拉、菲力豬排佐炸薯泥條+啤酒);

住宿旅館:Hotel zur Borse(哈美爾老城區內)。

今天上午再度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預計要花半天的時間,好好的來探索符茲堡老城區的兩大亮點~瑪麗恩堡要塞(Festung Marienberg)和符茲堡主教宮(Residenz Würzburg)(圖1)。

圖1 我們的符茲堡老城區觀光地圖(下)

Day12-2圖1符茲堡老城區觀光地圖.jpg

(本篇介紹的景點為圖1中No.4老美茵橋~No.7符茲堡主教宮,其餘No.1~No.3景點請參閱 [德國想GO就GO]36:德國羅曼蒂克大道~符茲堡(烏茲堡/Würzburg)老城區景點完全攻略(一)@德國19天自由行Day12-2 乙篇')

早晨7:20的符茲堡似乎還在沉睡之中,路上偶爾才會有行人出現。順著昨天晚上的路線前往美茵河畔,我們想在早餐前再次感受一下美茵河的風情。有別於昨夜的熱閙非凡(詳前篇 [德國想GO就GO]38:德國羅曼蒂克大道~羅騰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老城區景點完全攻略(二)@德國19天自由行Day13-2 最後),早晨的美茵河在晨曦中顯得朝氣蓬勃(圖2)。

圖2 晨曦中的美茵河畔(下)

Day14晨曦中的美茵河畔.jpg

(圖2說明

上:這是前一晚九點夕陽餘暉中的美茵河畔;

下:早晨7:30的美茵河畔,明亮的色彩讓美茵河更顯朝氣蓬勃)

欣賞完河畔美景後,接著我們就要跨越老美茵橋,前往老城區西岸的最大亮點~瑪麗恩堡要塞。

四、老美茵橋(Alte Mainbrücke)

 早在西元1120年時,現今老美茵橋的位置就建造了一座羅馬式的石橋~據說這也是德國的第一座石橋。不過因為石橋日漸老舊且損壞嚴重,十五世紀時,人們決定在原址重建一座新的橋樑來取代原有的石橋,這就是老美茵橋的由來(圖3)。

圖3 晨曦中的老美茵橋(下)

Day14晨曦中的老美茵橋.jpg

(圖3說明

上:由美茵河東岸觀賞老美茵橋,河中倒影清晰可見;

下:有別於昨晚的人聲鼎沸,早晨7:30的老橋空無一人,不過這也是拍攝老橋的最佳時機)

這裡曾經是符茲堡地區跨越美茵河的唯一一座橋樑(一直到1886年),它連接了西岸的前漁夫區和東岸的老城區中心地帶;時至今日,老美茵橋更成為當地居民或來到符茲堡的遊客們的最佳集合地點,就如同我們昨夜的見聞一樣,老橋夏天的夜晚可是魅力四射的喔!

目前橋的兩側豎立著十二尊的聖人雕像,這些雕像是在1730年時才加上的,十二位聖人中有三位是最初將基督教傳入符茲堡地區的愛爾蘭傳教士,包括我們在 [德國想GO就GO]36:德國羅曼蒂克大道~符茲堡(烏茲堡/Würzburg)老城區景點完全攻略(一)@德國19天自由行Day12-2 乙篇中介紹[符茲堡老城區]必訪景點 - 二、聖基利安大教堂時所提及的基利安主教,還有科洛納特(Kolonat)以及托特南(Totnan)二位傳教士,他們三位也被稱為是法蘭克地區(Franconia)的三使徒。

除了駐足河畔之外,老橋也是美茵河最佳賞景地點之一,早晨的老橋只偶有行人路過,沉靜的氛圍真的很適合漫步其上,細細品味老橋和美茵河的恬靜(圖4)。

圖4 老橋上的美茵河風情(下)

Day14老橋上的美茵河風光.jpg

(圖4說明:

上:照片中手裡拿著一本書的正是法蘭克地區三使徒之一的聖托特南,祂矗立在老橋之上,和西岸山頂上的瑪麗恩堡要塞一同守護著符茲堡;

下:除了美茵河畔,老橋上也是欣賞美茵河美景和瑪麗恩堡要塞的最佳地點)

欣賞完美茵河和老橋風光後,似乎也到了早餐時間,早晨7點多的符茲堡早餐選擇並不多,所幸在老橋的西岸橋頭就有一間麵包店Müllerbäck Bakery,讓我們能在店內輕鬆享用簡單而味美的德式早餐(德式麵包火腿蔬菜三明治+香濃卡布)還能順便體驗一下早晨的街景(圖5),早餐過後又要開啟美好的一天囉!

圖5 我們在符茲堡的德式早餐(下)

Day14符茲堡的德式早餐.jpg

(圖5說明

左:簡單而美味的德式早餐~德式麵包火腿蔬菜三明治;

右上:位於老美茵橋西岸橋頭轉角的麵包店Müllerbäck Bakery;

右下:濃醇香的卡布)

早餐之後,就要以徒步的方式前往位於山丘頂上的瑪麗恩堡要塞。由我們下榻的Hotel Residence步行到瑪麗恩堡要塞大約需要30 mins的時間,如果再加上邊走邊賞景、拍照、找路的話,至少要預留1 hr的時間,瑪麗恩堡要塞當然可以搭乘公車前往,不過漫步在老城區一向是遊歐的一大樂趣,透過步行的方式,可以近距離欣賞老城區的各種風情,如建築物、街巷、旅遊書或網路上不曾介紹過、隱藏城市內的小驚喜等,如果大家行有餘力,建議也可以考慮以步行的方式前往某些景點,或許驚喜就在街邊巷弄裡等著你喔~

由於瑪麗恩堡要塞位於美茵河西岸的一座小山丘頂上,位置十分顯眼,因此搭配Google Map導航、以步行的方式前往並不難。不過沿途還是有一些吸引我們的風景,一起來瞧瞧西岸的風光吧~

五、聖伯查德修道院(St. Burchard's Abbey/聖柏克天主教堂)

 走在前往瑪麗恩堡要塞的路上,有一棟位於山腳下的淡黃色教堂(修道院)絕對能吸引到遊客的眼球,淡黃色的外牆沐浴在晨曦之中,令人不自覺得感到暖意十足,這座建築就是符茲堡的第一座本篤會修道院~聖伯查德修道院(圖6)。

圖6 聖伯查德修道院(下)

Day14聖伯查德修道院.jpg

(圖6說明

上:圖中淡黃色的建築物就是聖伯查德修道院,靠近街邊的部份可以看到一道道的扶壁和大面積的開窗,這裡是較晚期(十五世紀末)所建的晚期哥德式建築,包括高祭壇、多邊形的東側唱詩班席和兩側的耳堂;

下:由側面比較能看到由東側唱詩班席和兩側耳堂所形成的平面十字架的概略形狀;以及後方的兩座尖塔;位於聖伯查德修道院左側的白色建築則是符茲堡的青年旅館(DJH Jugendherberge Würzburg)

說到聖伯查德修道院,就必須先介紹聖伯查德是何許人也。伯查德其實是盎格魯-撒克遜人,他在離開英格蘭之後加入傳教工作,並被派遣至符茲堡傳教;他在西元742年時成為符茲堡的第一任主教,並且在750年時建立了符茲堡的第一座本篤會修道院~聖安德魯修道院(St. Andrew's Abbey,它也是聖伯查德修道院的前身)。不過到了十世紀時修道院遭廢棄;一直到了986時,時任符茲堡主教Hugo von Rothenburg才又重建修道院,並且將伯查德的遺體安葬於修道院中,將修道院正式更名為聖伯查德修道院。

和我們之前造訪的許多教堂一樣,在漫長的歷史之中修道院也經歷了祝融之災、重建、擴建等工程,因此修道院的外觀也融合了羅馬式和晚期哥德式的特色,大家如果有機會路過此地,可別錯過這座對符茲堡別具意義的修道院喔!

在簡單欣賞聖伯查德修道院的建築之美後,山丘頂上的瑪麗恩堡要塞似乎也越來越接近了。聖伯查德修道院的旁邊是符茲堡的青年旅館,青旅後方有條通道可以讓遊客快速登上小山丘的坡腳直達斜坡下的葡萄園;不過這裡我們還要介紹一個屬於"夜生活"的景點~伯查德花園(Burkard Garden)。

[伯查德花園](Burkard Garden)

一般說到歐洲的花園,腦海中浮現的總是由整齊的樹籬、盛開的各色花朵、廣闊的草坪和精緻的雕像、華麗的噴泉等元素所組成的宮廷花園。不過我們現在要介紹的"花園"卻只是位於符茲堡青旅旁的一塊綠地,綠地中央有座池塘,看起來只是座社區公園,並無特殊之處,不過公園旁有座解說牌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原來這裡是唯一會主動飛行的哺乳類~蝙蝠的棲息地喔(圖   )!

圖7 無意中發現蝙蝠的棲息地(下)

20190609無意中發現蝙蝠的棲息地

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們今天下午就要離開符茲堡前往哈美爾(Hameln),這個屬於"夜生活"的景點就只能留給有興趣的朋友前來觀賞"德國蝙蝠俠"啦!

(大家還記得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柏林所建造的超級工廠嗎?馬斯克先生(Elon Musk)每次在行動前的演說內容總是信心滿滿,不過開工沒多久工程進度就延遲了,陰謀論者總是喜歡說如德國般的汽車大國怎能容忍美國車廠直搗大本營,當然會找些理由來阻擋工程進度;不過其實德國對生態保育和環保議題總是不遺餘力,特斯拉超級工廠進度延遲的原因就包括了必須砍伐過多的森林樹木和冬季及初春時工程可能會影響附近一種瀕危蝙蝠的冬眠和繁殖期喔!)

在簡單的欣賞完這些街邊的小驚喜後,接下來我們就要由符茲堡青旅後方的"密道"登上小山丘(圖8),繼續前進山丘頂上的瑪麗恩堡要塞囉~

圖8 符茲堡青旅後方的密道(下)

Day14前往瑪麗恩堡的密道.jpg

(圖8說明

這條"密道"必須由聖伯查德修道院和符茲堡青旅之間的空地繞道至青旅後方,穿越一小段涵洞後(左圖),再順著樓梯往上就會抵達小山丘的葡萄園下方)

六、瑪麗恩堡要塞(Festung Marienberg)

 瑪麗恩堡要塞是符茲堡著名的觀光景點,一般的遊客大概都選擇在住宿旅館附近搭乘公車前往,不過如果時間夠的話,倒是建議大家可以以步行方式前往,雖然要多花約半小時的路程,不過沿途的美景絕對讓你感到值回票價(圖9)!

圖9 葡萄園小徑風光(下)

Day14葡萄園小徑風光.jpg

(圖9說明

上:由"密道"登上樓梯之後,就會直達山坡間的葡萄園小徑,抬頭向上可以看到上方的葡萄園和瑪麗恩堡要塞;

中:往下看則可見到剛才路過的聖伯查德修道院,在街邊難以仰望的修道院雙塔如今清晰可見;再往美茵河東岸的老城區眺望,還可以看到(由左至右)前天造訪過的瑪利亞聖母教堂(參閱 [德國想GO就GO]36:德國羅曼蒂克大道~符茲堡(烏茲堡/Würzburg)老城區景點完全攻略(一)@德國19天自由行Day12-2 )、舊市政廳塔樓(Grafeneckart,在修道院雙塔左側的白色塔樓)、前天造訪過的聖基利安大教堂(修道院雙塔右側的四座尖頂塔樓,參閱 [德國想GO就GO]36 乙篇)等地標建築;

下:沿著葡萄園小徑走到底,就可以順著瑪麗恩堡要塞的城嬙邊右轉上斜坡)

沿著葡萄園小徑走到底,就可以順著瑪麗恩堡要塞的城牆邊右轉上斜坡,轉由上一層的葡萄園小徑繼續前行(圖10)。

圖10 登上上一層的葡萄園小徑(下)

Day14登上上一層的葡萄園小徑.jpg

(圖10說明

左:由最下層的葡萄園小徑走到圍牆邊,再由圍牆旁的斜坡可登上上一層的葡萄園小徑;

右上:登高望遠,上一層的風光自然更勝下層,除了可以多看到美茵河、我們剛才經過的老美茵橋外,連待一會兒要去的主教宮都一併收入眼底;

右下:到上一層的小徑後立馬左轉,穿過城牆下的拱門繼續前進;這裡還可以見到對面山坡上的朝聖教堂(Wallfahrtskirche Käppele))

上到上一層的小徑後須立馬左轉,穿越城牆下方的拱門後繼續前進,這段的風光同樣吸睛,遠處美茵河美麗的曲線搭配著山坡下方的葡萄園和一棟棟整齊排列的彩色小屋,再加上對面山坡上典雅的朝聖教堂(Wallfahrtskirche Käppele)(圖11),這或許就是步行上山才能擁有的無敵美景吧!

圖11 步行上山才能擁有的無敵美景(下)

20190609步行上山才能擁有的無敵美景

(圖11說明:位於右側山坡上的雙塔教堂就是朝聖教堂,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並未安排參觀朝聖教堂,不過這座教堂可是符茲堡旅遊局網站列為"必訪"(Must sees)景點之一,有時間的朋友不妨列入行程喔)

[Maschikuliturm]

順著小徑往前走,兩旁的葡萄園在陽光的照拂下顯得特別青翠,不過隨著步伐的前進,遠方逐漸出現一座壯碩的圓柱形堡壘,原本的田園氛圍也開始有種微妙的改變,這座圓柱形堡壘就是"Maschikuliturm"塔(圖12)。

圖12 Maschikuliturm(下)

Day14Maschikuli塔.jpg

(圖12說明

上:壯碩的Maschikuliturm堡壘赫然出現在葡萄園中;

下:堡壘正對著下方的山谷,隨時準備阻擋來犯的敵人)

這座壯碩的堡壘由巴爾塔薩.諾伊曼(Balthasar Neumann)建於西元1724年~1729年,用以保衛瑪麗恩堡要塞的南側。堡壘共有四層,其中下方三層為重型火砲的發射口;最上方則是步槍手的射擊平台。除了正常的射擊口外,堡壘另外設置了21個向下傾斜的垂直開口,這些垂直開口被稱為"Maschikulis",也是塔樓名字的由來;另外有通道可以由瑪麗恩堡要塞直通Maschikuliturm堡壘(詳圖12上圖),遇到敵人來襲時可以由瑪麗恩堡直接運送如彈藥、食物等補給物資至砲台堡壘。Maschikuliturm堡壘可以購票入內參觀,不過我們來訪的時間較早,這座地理位置絕佳的砲台堡壘就只能先"路過"了,有興趣的朋友記得安排到參觀行程內喔!

Maschikuliturm堡壘相關資訊

介紹網站巴伐利亞邦宮殿、花園和湖泊管理局網站(包含開放時間及票價/進入網站後選擇Palaces>Würzburg)

Maschikuliturm堡壘算是我們瑪麗恩堡要塞的初體驗,但我們其實還沒進入真正的要塞城牆內呢!不過只要繼續順著葡萄園小徑前進,不遠處就有個無名入口可以進入城堡要塞囉!

[瑪麗恩堡要塞]簡介

 瑪麗恩堡要塞座落於美茵河西岸一座名為"聖瑪麗山"(Marienburg)的山丘上,根據考古研究,早在西元前1000年時這裡就有塞爾特人(Celt)的遺跡;到了西元七世紀後期,愛爾蘭傳教士基利安主教帶著基督教的信仰來到法蘭克地區(弗蘭肯/Franconia),並且以符茲堡為根據地向外宣揚基督教教義,雖然他最後在符茲堡殉道(約在西元689年),不過到了八世紀初時,符茲堡的主事者弗蘭肯 - 圖林根公爵赫丹二世(Duke Hedan II)在山丘上建造了一座獻給聖母瑪利亞的小教堂,據說這也是現今"聖瑪麗山"(Marienburg)名字的由來;而這座小教堂可能也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第一座石造的基督教教堂。

這座小教堂也是瑪麗恩堡要塞中最早的建築物,西元1200年左右,聖瑪麗山上開始建起了大規模的防禦工事,這裡也成為符茲堡親王主教(Prince-Bishop)的住所;1631年,其時正值歐洲三十年戰爭,瑪麗恩堡要塞遭到瑞典軍隊佔領,一直到1635年時符茲堡親王主教(Franz von Hatzfeld)才得以重返符茲堡;1642年起,他的繼任者Johann Philipp von Schönborn將瑪麗恩堡要塞建造成一座巨大的要塞堡壘,大致上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瑪麗恩堡要塞囉!(圖13)

圖13 瑪麗恩堡要塞3D立體圖(下)

Day14PlanFestungMarienberg.jpg

(圖13說明:本圖摘自WürzburgWiki網站,我們是由No.27旁的無名之門(圖14左圖)進入要塞,接下來再經由No.42 Inneres Höchberger Tor、No.28 Schönborntor(圖14右圖)之後,就算進到要塞的建築群中心啦)

圖14 瑪麗恩堡要塞入口(下)

Day14瑪利恩堡要塞入口.jpg

在簡單介紹過瑪麗恩堡要塞的歷史後,快來看看這座龐大的要塞建築群有什麼亮點吧!

1.弗蘭肯博物館(Museum für Franken)

 穿過No.28 Schönborntor之後,第一座看到的建築物就是外牆以磚紅、白色兩色為主的"弗蘭肯博物館"了(圖15)。這棟巴洛克式的建築原先是做為兵工廠(軍械庫/Zeughaus)之用,自西元1947年起成為弗蘭肯博物館的所在地,博物館的收藏以弗蘭肯地區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品為主,其中包括德國中世紀雕刻大師蒂爾曼.里門施奈德(Tilman Riemenschneider)為符茲堡老城區中瑪利亞聖母教堂南門所雕刻的"亞當"和"夏娃的作品原件(參閱 [德國想GO就GO]36:德國羅曼蒂克大道~符茲堡(烏茲堡/Würzburg)老城區景點完全攻略(一)@德國19天自由行Day12-2 乙篇[符茲堡老城區必訪景點] - 一、瑪利亞聖母教堂)等大師傑作。不過因為我們到訪時(約9:30)博物館尚未開門(10:00開始營業)且時間有限,這個比較費時的景點就只好先"路過"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到博物館的官網瞧瞧,再決定是否要入內參觀喔!

圖15 弗蘭肯博物館(下)

Day14弗蘭肯博物館.jpg

(圖15說明

左:弗蘭肯博物館建築一景,右方向前突出的部份是No.20 Kommandantenbau(指揮所);而後方長向的建築物則是No.19 Zeughaus(兵工廠);

右:弗蘭肯博物館的簡介立牌)

弗蘭肯博物館(Museum für Franken)相關資訊

介紹網站弗蘭肯博物館官網(英文版,包括開放時間及票價)

如果由平面配置來看,No.19 Zeughaus(兵工廠)和No.20 Kommandantenbau(指揮所)構成了瑪麗恩堡要塞的外院(Outer court);由外院穿過米迦勒之門(圖16)後,就進入了第二層的防禦工事。

圖16 米迦勒之門(下)

20190609米迦勒之門

(圖16說明

圖13 No.17的建築物包括兩個部份:長條形的建築Echtertor和兩端的防禦塔樓Echterbastei,Echter- 系列的命名應該來自西元1573~1617年的主教Julius Echter von Mespelbrunn(朱利葉斯.埃希特.馮.梅斯佩爾布倫~老天,好長的名字),而米迦勒之門就位於Echtertor,門上有座大天使米迦勒推翻魔鬼路西法的雕像,據說這是反宗教改革的形象)

第二層的防禦工事由No.16 Echtersche Vorburg(前堡/依據現場的平面圖顯示它的功用是馬廄(Stables))和No.17 Echterbastei的防禦塔樓(還有Echtertor)所組成(圖17),目的應該也是為要塞主體提供多一層的緩衝區域,以殲敵於要塞主體之外。

圖17 瑪麗恩堡要塞的第二層防禦工事(下)

Day14瑪麗恩堡第二層防禦工事.jpg

(圖17說明

本圖是由第二層防禦工事的中庭向Echtertor所拍攝,左側的建築是No.16 Echtersche Vorburg(前堡/依據現場的平面圖顯示它的功用是馬廄(Stables));中間部份則是Echtertor;另外左下角灰色矮牆圍繞起來的區域則是馬槽(Horse trough),是供馬匹喝水或吃飼料的地方)

在簡單地參觀了第二層防禦工事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經由石造拱橋跨越寛闊的護城壕溝,由堅固雄偉的No.1 Scherenbergtor(舍倫貝格門,圖18)進入瑪麗恩堡要塞的內院~親王宮殿(Fürstenbau/或音譯為"菲爾斯滕堡")。

圖18 Scherenbergtor(舍倫貝格門,下)

Day14Scherenbergtor.jpg

內院的四周由紅瓦白牆的建築物所圍繞,其中在西北、東北和東南的三個轉角各設立了一座塔樓,分別命名為Kiliansturm(No.2,位於內院西北角)、Marienturm(No.12,內院東北角)和Sonnenturm​​​(No.7,內院東南角);而內院的中央還有三棟建築,分別是壯碩的圓柱形塔樓Bergfried(No.3)、擁有可愛的黑色圓頂、上方十字架即已表彰身份的聖瑪麗教堂(No.4 Marienkirche)和外裝精緻小巧的八角形小屋~井屋(No.5 Brunnentempel),這三棟建築也是瑪麗恩堡要塞的參觀重點之一,接下來我們就要更深入的來認識一下這三棟建築的由來。

​​​[主塔](Bergfried)

 經由No.1的舍倫貝格門進入內院後,第一座吸引遊客目光的應該就是矗立在中間、粗壯的圓柱形高塔Bergfried(中世紀城堡的主塔,英文叫做"Keep")了(圖19)。

圖19 瑪麗恩堡要塞內院的主塔(下)

Day14Bergfried.jpg

(圖19說明

左:瑪麗恩堡要塞內院的主塔(Bergfried),旁邊緊鄰的小圓塔是樓梯塔;

右上:主塔的平面和立面圖;

右下:主塔內部,左側是目前主塔下層的入口)

主塔始建於西元1200年左右,是一座高度約40 m的圓塔,圓塔是由碎石所砌成,除了最頂部的一層有開窗外,其餘的地方都只有石牆。主塔的北側還有一座相鄰的小圓塔,這座小圓塔是在1600年左右增建的樓梯塔,經由樓梯塔的旋轉梯可以通往中世紀時的主塔入口。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有點納悶:我們進入主塔的入口不就在"一樓"嗎?為什麼需要經由樓梯塔才能通往主塔的入口?原來在中世紀時現在"一樓"的入口是不存在的,當時的入口在約主塔一半高度的位置,而下方的空間則做為囚禁犯人的地牢之用(詳圖19右下,當時並沒有左側的入口),不過這座地牢的側面可是沒有門的,它的入口是在上方開個孔洞,要被囚禁的犯人就從上方的孔洞吊放下到地牢,這暗不見天的地牢肯定讓人精神崩潰,因此地牢的入口還有個可怕的名字~"Angstloch"(Hole of fear/恐懼之洞)"。

主塔的上半部則做為城堡的防禦塔之用,由塔頂向下瞭望,想必任何來犯的敵人都無所遁形吧?

[聖瑪麗教堂](Marienkirche)

 主塔的後方有座擁有可愛的黑色圓頂、白色圓柱形宛如雙層蛋糕造型的建築,它黑色圓頂上方的十字架則表彰著它的身份~這座可愛的教堂就是聖瑪麗教堂(圖20)。

圖20 聖瑪麗教堂(下)

Day14聖瑪麗教堂.jpg

(圖20說明

上:造型可愛小巧的聖瑪麗教堂,入口在圖中左側的陰影處(以方位來說的話入口處在西側);

下:左側壯碩的圓柱形塔樓是剛才介紹過的主塔;右側擁有可愛的黑色圓頂、上方有十字架的則是聖瑪麗教堂;而教堂左側有間八角形、外部有許多精美雕刻的建築是待一會兒要介紹的井屋)

前面在[瑪麗恩堡要塞]簡介時有提到,在西元八世紀初時,符茲堡的主事者弗蘭肯 - 圖林根公爵赫丹二世(Duke Hedan II)就在山丘上建造了一座獻給聖母瑪利亞的小教堂,這座教堂是瑪麗恩堡要塞中最古老的建築物,同時也是符茲堡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還記得我們先前在介紹老美茵橋(Alte Mainbrücke)時所談到的"法蘭克地區三使徒"~基利安主教,科洛納特(Kolonat)及托特南(Totnan)二位傳教士嗎?他們的遺體當時就安葬在聖瑪麗教堂中(它也是符茲堡的第一座大教堂),一直到788年為止(時任符茲堡主教伯查德將三位聖人的遺體移至美茵河東岸的符茲堡大教堂,當時符茲堡尚未新建大教堂,因此伯查德主教選擇了一座既有的瑪利亞教堂做為臨時的大教堂以取代聖瑪麗教堂的地位,位置應該就在現今的聖基利安大教堂)。

不過和我們之前參觀過的許多大教堂一樣,聖瑪麗教堂也經歷過至少兩次的祝融之災,目前的教堂形式大致上是在1600年的大火之後所修建的。聖瑪麗教堂在中世紀時應該只屬於居住於瑪麗恩堡要塞的親王主教的宮廷教堂,因此規模大概只能容納約55人,不過這座小巧的宮廷教堂目前有開放出租,舉凡教堂婚禮、洗禮、音樂會等都可以在此舉辦喔!

另外就像歐洲許多教堂一樣,聖瑪麗教堂內也有不少曾居住於瑪麗恩堡要塞的親王主教的墓碑,不過符茲堡在中世紀時對親王主教的安葬方式有個傳統:他們會在主教過世後將遺體分為三部份來安葬~主教的心會被安葬於埃布拉赫修道院(Ebrach Abbey,位於符茲堡東方約50 km的Ebrach);遺體被安葬於符茲堡大教堂內;至於內臟則被埋葬在聖瑪麗教堂裡。這個傳統由十三世紀一直持續到十六世紀,直到朱利葉斯.埃希特.馮.梅斯佩爾布倫(沒錯,就是前面介紹過名字好長的那位)親王主教打破這個傳統,將自己的心安葬於1600年大火後由他所主導重建的聖瑪麗教堂內。

聖瑪麗教堂(及瑪麗恩堡要塞)相關資訊

地  址:Marienberg,  Würzburg,;

介紹網站bayerische verwaltung der staatlichen schlösser, garten und seen(巴伐利亞邦宮殿、花園及湖泊管理局官網,包括聖瑪麗教堂租用資訊)。

[井屋](Brunnentempel)

 在聖瑪麗教堂旁有間八角形、外部有許多精美雕刻的建築,這座精巧的建築就是內院中庭的另一大亮點~井屋(詳圖20)。井屋建於西元1603年,是屬於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既然名為"井屋",屋內其實就是提供瑪麗恩堡要塞水源的一座深度達100m的深井。井屋的東側有座小水池,小水池旁的牆面上有三面雕刻講述著三個聖人或聖經的故事,由左至右的主題分別是聖傑羅姆與馴服的獅子、參孫徒手屠獅以及但以理在獅子坑裡。

[王子花圉](Fürstengarten)

 參觀完內院的三大亮點(主塔、聖瑪麗教堂和井屋)後,請大家別急著離開,因為親王宮殿後方還有一座美麗的花園~親王花園(圖21)在等待辦遊客的造訪。

圖21 王子花園(下)

20190609王子花園

親王花園最初建造於十六世紀初,經過數次修建後,一直到1700年左右才大致成為現在的模樣。整座花園的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在長形的兩端各有一座涼亭,經由氣派的巴洛克式環形樓梯可以向下進入花園。花園的部份由八塊花圃拼接成一個長方形,在長方形的四角各有一座雕像,據說這四座雕像象徵著四季;至於歐式花園必備的元素~噴泉當然也不會缺席,只是親王花園的噴泉不是設置在花園中央,而是設計於兩端環形樓梯所圍成的凹槽內(圖22)。

圖22 王子花園之美(下)

Day14王子花園之美.jpg

(圖22說明

上:親王花園南側,可以看到高處的涼亭、巴洛克式的環形樓梯和樓梯凹槽內的噴泉;北側的佈置與南側類同;

中:花園北側的巴洛克式樓梯,站在梯前仰望更顯氣派不凡;

下:除了花園本身,俯看而下的無敵美景更是令人流連忘返)

親王花園的規模雖然小巧,不過藉由高低差所營造的氣氛依然令人感到賞心悅目;而且有別於許多歐洲知名宮廷花園的園藝造景,親王花園還有一項珍寶,就是居高臨下、俯看美茵河谷地和符茲堡老城區的無敵美景!(圖23 & 圖24)

圖23 俯看美茵河谷地和老城區美景(下)

Day14王子花園的無敵美景.jpg

(圖23說明

上:親王花園東北方的無敵美景,可以看到我們早上行經的老美茵橋、前天造訪過的瑪利亞聖母教堂、聖基利安大教堂以及待會兒要前往的主教宮;

下:親王花園東南方的無敵美景)

圖24 以不同視角欣賞老城區的建築(下)

Day14不同視角欣賞老城區建築.jpg

(圖24說明

上:我們前天到訪過、位於市集廣場旁的瑪利亞聖母教堂;

下:同樣在前天到訪過的聖基利安大教堂(符茲堡大教堂))

瑪麗恩堡要塞(Festung Marienberg)相關資訊

地  址:Marienberg, Würzburg;

介紹網址:符茲堡市官網(英文版;包括開放時間、收費方式)

(瑪麗恩堡要塞大部份戶外區域都可免費參觀)

欣賞完親王花園的無敵美景後,我們在瑪麗恩堡要塞的行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要繼續前往老城區東岸的另一處亮點~主教宮。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還真建議以步行的方式漫步前往主教宮,步行的路線並不複雜,只要先回到老美茵橋,接著一直朝著正東的方向前進就會看到主教宮了。這段路程雖然要花大約半小時,不過以步行的方式就是了解一座城市~尤其是老城區最好的方法~就像我們上午由住宿旅館漫步到瑪麗恩堡要塞一樣!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們並沒有足夠的時間,這也不打緊,在瑪麗恩堡要塞的主入口No.43 Äußere Höchberger Tor和No.28 Schönborntor兩個地方都有Culture Route 9(文化9路)的巴士站,只要搭上9路巴士,大約15 mins就會抵達位於老城區東邊的主教宮啦!

文化9路(Culture Route 9)巴士相關資訊

介紹網址符茲堡市官網-符茲堡主教宮簡介(網頁下方"Note"的部份有附文化9路巴士的相關連結,包括時刻表、票價查詢等)

七、主教宮(Residenz)

[主教宮簡介]

 符茲堡的親王主教自西元1229年起便居住在我們剛才參觀的瑪麗恩堡要塞內,一直到1720年,新任的親王主教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chönborn決定將住所遷移至美茵河東岸的一座小宮殿內。不過這位親王主教可不認為這座小宮殿足以匹配他的身份,在他的心目中,巴黎的凡爾賽宮、維也納的美泉宮(Schönbrunn Palace/或譯為"熊布朗宮",參見圖25上圖)這般等級的豪華宮殿才配得上他親王主教的地位,於是他經由他的叔叔美茵茨大主教及美茵茨選帝侯和他弟弟的關係,號召了一批包括有奧地利、德國和法國的建築師,在符茲堡宮廷建築師巴爾塔薩.諾伊曼(Balthasar Neumann,他也是我們之前介紹的Maschikuliturm的建造者)的統籌之下,耗費24年(1720~1744年)的時間,完成了集奧地利、波西米亞、義大利和法國等元素於一身的巴洛克宮殿巨作~符茲堡主教宮(圖25下圖)。

圖25 熊布朗宮和主教宮(下)

Day14熊布朗宮和主教宮.jpg

(圖25說明

上: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熊布朗宮(筆者於2013.07.28攝於熊布朗宮);

下:符茲堡主教宮,二者格局是否有些相似?)

不過這24年來也僅完成了建築外觀和部份的內裝,由於主教宮內房間眾多,續任的親王主教們繼續聘請了歐洲各國的灰泥工匠、畫家等接續各室內空間的裝飾工作,包括義大利知名壁畫家喬凡尼.巴帝斯塔.提耶波羅(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所繪製、位於大型巴洛克樓梯拱頂上的壁畫,也是在1750年代才完成的曠世鉅作。所有的室內裝飾工作一直到1780年左右才正式完成,總計自1720年動工至1780年室內裝飾工作完成共花費約六十年的光陰,歷經七位親王主教的任期,建築裝修風格也包括了巴洛克、洛可可一直到最後的新古典主義,這座主教宮儼然成為了中世紀歐洲的建築藝術品。也因為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西元1981年時將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進入主教宮參觀必須購票入內,不過集合中世紀歐洲建築裝修風格於大成的藝術精品絕對值得你花7.5歐元的入場費(現在漲價又更貴了);主教宮內各個空間、令人眼花撩亂的各種精美裝飾也非常需要專業的導覽,前面所說的7.5歐元入場費竟然還包含專業導覽喔~真的是佛心價來的!只不過英語的導覽每天只有兩個場次(11:00和15:00;德語導覽每半小時一場),既然遠道而來,如果英文還OK的話,建議大家盡量配合導覽的時段入場,保證不虛此行!

到售票處買票時,售票員會告知簡單的參觀規定:

1.導覽要選擇德語還是英語;

2.導覽的集合時間和地點(一般會在前廳(Vestibule)的某處,像當天的英語導覽集合位置在巴洛克樓梯旁);

3.太大的背包(以35x30x12cm為限,不過一般的後背包也建議寄放)須寄放在免費的置物櫃

4.室內部份不得照相、攝影(這也是建請大家購票參觀的主因之一)。

在寄放好後背包之後,快來看看主教宮內部的精彩亮點吧(圖26)!

圖26 主教宮建築平面圖(下)

Day14主教宮建築平面圖.jpg

(本圖摘自Residenz und Hofgarten Würzburg - Bayerische Schlösserverwaltung(符茲堡主教宮和宮廷花園官網))

[主教宮內部簡介]

1.Vestibule(前廳)

 看來素雅的前廳,其實展現出的是建築結構學的功力。為了配合上方白廳(White Hall)的挑高,位於下方的前廳呈現出一種特殊的低高/寬比(空間開闊,但高度卻不高)。或許有人覺得許多大教堂的屋頂跨距也很大,不過只要注意看就能發現,中世紀建築的大跨距都是由巨大的拱頂或繁複的肋樑來做為結構上的力傳導元件,但主教宮的前廳卻沒有以上的東西,低矮的弧形天花反而像是體育場的薄殼屋頂,確實展現出設計者在結構力學上的功力,也是中世紀科學成果的展現。

2.Garden Hall(花園大廳)

 以白色的牆面為基底,搭配姿色各異的大理石柱和色彩鮮艷的天頂壁畫,花園大廳給人的印象宛若就是一座小型的宴會廳。與"前廳"一樣,為了配合上方皇帝大廳(Imperial Hall)的挑高,花園大廳也呈現了如同"前廳"一般特殊的低高/寬比。不過與前廳不同的是,這裡的天花是由十二根姿色各異的大理石柱,搭配上方的拱樑和低矮的弧形天花所撐起的;另外天頂色彩鮮艷的壁畫所描繪的是"眾神的盛宴"和"休憩中的戴安娜",看來此處在中世紀還真是做為小型宴會廳之用呢!

3.樓梯(Staircase))天頂壁畫

 前面介紹的"前廳",可以想成是主教宮的玄關,在前廳的右側有座巨大、氣派非凡的樓梯,分為左、右兩側通往二樓,其實二樓才是主教宮內飾藝術傑作的精華所在~包括巨大樓梯上方的超大型天頂壁畫。前面在介紹主教宮時有提到,這幅巨型的天頂壁畫是在西元1750年代初期由重金禮聘而來的義大利(威尼斯)知名壁畫家喬凡尼.巴帝斯塔.提耶波羅(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所繪製,整幅作品在四個邊上分別描繪了當時已知的四大洲,每洲則各有其代表的人物和風情,例如代表美洲的是頭上插滿羽毛頭飾的女性(印地安人的形象)騎坐在鱷魚上;代表亞洲的是騎坐在大象上的女性,旁邊還有眾人獵虎的情景;代表非洲的是騎在駱駝上的黑人女性,旁邊還可以看到其他的駱駝和駝鳥;最後由樓梯上來正對的一邊當然就是背景襯著雄偉建築、前景是一群身著華服人仕的歐洲啦!據說背景中的雄偉建築就是主教宮的象徵,它代表著以符茲堡為藝術中心的歐洲。除了代表四大洲的四邊壁畫,中央部份則是金光閃耀的太陽神阿波羅。整幅天頂壁畫的尺寸超過30 mx18 m,據說是全世界最大的壁畫;另外天頂和地面的最大淨高達23 m(超過7層樓),更讓這座巴洛克式的樓梯顯得氣派非凡!

不過或許是中世紀歐洲對世界各地的認知尚未普及,這幅曠世鉅作還是有些令人不解之處,像是埃及的方尖碑是在亞洲的最右側(轉角再過去則是美洲),或許就是創作者對世界地理的誤解吧?

撇開上述的"誤解",提耶波羅還是在這幅偌大的作品中安插了一些小祕密,位於歐洲、非洲轉角處的徽示上方有位頭戴咖啡色軟帽的中年男子,這位其實就是提耶波羅本人;而位於畫家右方、戴著白色假髮的藍衣男子則是畫家的兒子多明尼哥(Domenico),他在這幅鉅作中扮演著他父親的助手;最後在歐洲邊上中央的最下方有位身著華服、頭頂白色假髮的男子斜倚在那兒,身旁還有一隻狗,這位就是主教宮的總建築師巴爾塔薩.諾伊曼,雖然畫中的諾伊曼看來像個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不過最初受命接下總建築師一職時(1719年),他也才32歲喔!至於身旁的這隻狗,據說是象徵諾伊曼的忠誠啦。

由於主教宮內禁止拍照、攝影,以上對樓梯天頂壁畫的各種描述無法附上照片供參,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先到符茲堡主教宮和宮廷花園(Residenz und Hofgarten Würzburg - Bayerische Schloesserverwaltung)官網先睹為快;或是上網輸入關鍵字"主教宮樓梯壁畫",也會有許多精彩相片讓大家先過過乾癮;當然最推薦的還是請大家撥空到現場,親眼見證這幅氣勢磅礡的鉅作,肯定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

4.White Hall(白廳)

 位於樓梯旁的白廳是主教宮二樓的一大亮點,整間房間在淺灰色背景的襯托下,透過義大利灰泥工匠安東尼奧.博西(Antonio Giuseppe Bossi)的精湛工藝,以白色的灰泥和繁複的曲線、仿大自然如葉片、花朵的形狀,勾勒出令人眼花撩亂的浮雕裝飾;再透過這些繁複曲線所形成的陰影效果,將無色的裝飾發揮的淋漓盡致!這種風格甚至被稱做"符茲堡洛可可"風(Würzburger Rokoko),由此就不難想像主教宮在中世紀歐洲建築界的地位了吧!(白廳的灰泥裝飾當然不是由單一的工匠獨立完成,安東尼奧.博西可算是主教宮工匠中的翹楚之一,前面介紹過的花園大廳也有他的作品喔!)

5.Imperial Hall(皇帝大廳)

 位於整座主教宮最中央位置的就是在白廳旁的皇帝大廳了。皇帝大廳是主教宮的主人~符茲堡親王主教接待重要貴賓的房間,當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來到符茲堡時也是在這裡接受主人家的招待喔!

皇帝大廳是由半嵌在牆中的二十支、近9m高的半柱所撑起的橢圓形大廳,建築本體的部份雖然在1741年時就已完工,不過內部裝飾的部份卻到了1749~1753年時才完成。皇帝大廳的天頂壁畫共有二幅,其中一幅描繪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Barbarossa)和勃艮第女伯爵貝婭特麗克絲(Countess Beatrix of Burgundy)的結婚典禮,並且由符茲堡大主教進行祝聖式;對面的一幅主題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任命符茲堡主教為法蘭克尼亞公爵的典禮儀式。這兩幅天頂壁畫同樣由樓梯天頂壁畫的創作者~提耶波羅所創作;另外在皇帝大廳的兩側有四座白色灰泥塑像,這四座塑像分別為海神波塞頓、羅馬帝國守護神、眾神女王朱諾(Juno)、羅馬花卉女神和春神弗洛拉(Flora)以及太陽神阿波羅,這四尊塑像則是義大利灰泥工匠博西的作品。

進入皇帝大廳彷彿就成為歷史的一部份,看著有關神聖羅馬帝國的壁畫,似乎感覺自己就是符茲堡親王主教所接待的貴客,一秒成為中世紀歐洲的貴族。想要感受中世紀的宮廷生活嗎?歡迎來到主教宮。

主教宮內的廳室眾多,在此就不一一詳述,這棟集中世紀建築風格、藝術、工匠技藝於一身的宮廷式建築絕對能讓你回味無窮。不過在專業導覽員精彩的解說之後,別忘了以下兩件事:

1.如果在參觀前有寄放物品的話,記得要取回。

2.別急著離開,因為在主教宮的旁邊還有"一座"占地廣大的巴洛克式宮廷花園,千萬別錯過囉!

[宮廷花園]

 主教宮的正門面向西方,除了正前方是一座大廣場外,其餘三面都是綠意盎然的花園(圖27)。

圖27 主教宮全區平面配置圖(下)

Day14主教宮全區平面配置圖.jpg

(本圖摘自Residenz und Hofgarten Würzburg - Bayerische Schlösserverwaltung(符茲堡主教宮和宮廷花園官網),北方約略指向左側)

這三面的花園各有其名稱,位於北面(面對主教宮大門左手邊)的是羅森巴赫公園(Rosenbach Park/No.8),馮.羅森巴赫家族是法蘭克尼亞的下層貴族,其中Johann Hartmann von Rosenbach在1673~1675年時擔任符茲堡的親王主教,羅森巴赫公園就是以他們的家族來命名的。不過這座花園應該是在主教宮興建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它並不是主教宮的附屬花園。

位於主教宮東面(主教宮的後方/No.11)和南面(面對主教宮大門右手邊/No.15)的花園是在主體建築工程完成後,於1759~1770年由專業的庭園設計師所建造的,其中東花園(East Garden)和南花園(South Garden)各有自己的中軸線,在整個平面配置上概略呈現對稱的佈置,和一般歐洲的宮廷花園相似。

比較特別的是,當初在建造花園時還必須考量到主教宮的防禦工事,因此整體地形走勢呈現西低東高,最東側的邊緣以填土加高的方式建造了兩座城牆堡壘(參見圖27最上方兩處像大箭頭的位置),這也讓原本只能以花圃、植栽、步道、雕塑等元素進行平面佈置的花園,更增添了斜坡、樓梯、高台等立體的變化,不僅有了實用(防禦)的價值,更增加了花園整體景觀的豐富度,讓人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巧思!接下來就請大家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進到花園逛逛吧!

參觀宮廷花園可以由南花園的入口進入,入口的位置就在面對主教宮建築物的右手邊(參見圖25下圖最右側)。

南花園地勢平坦,中軸線正對主教宮南翼,以主雕塑、噴水池相互連接,並且利用六條步道將中央草坪劃分為八塊,周邊再輔以灌木花圃裝飾,這也是最典型的歐洲宮廷花園配置(圖28)。

圖28 主教宮的南花園(下)

Day14主教宮南花園.jpg

(圖28說明

上:花團錦簇的鑲邊花圃和遠處中軸線上的噴水池;

中:南花園的中軸線正對主教宮南翼,中軸線上以主雕塑和噴水池相互連接;

下:南花園中軸線上的噴水池,以及周邊修剪成可愛圓錐形的巨大紅豆杉)

南花園中也隱藏著一些有趣的雕像,像是躲在樹下乘涼的"羊男"(Satyr)。羊男是古希臘神話中牧神Pan(掌管樹林、田地和羊群)和酒神Dionysus的複合體精靈,他們頭上長著短小的羊角和山羊耳朵,有著和山羊一樣的腳和尾巴,帶著酒神杖、長笛、毛皮或酒杯;也被視為最初級的樹林之神(圖29)。

圖29 南花園的羊男(下)

20190609主教宮南花園的羊男

在重點參觀南花園之後,順著主教宮南翼大樓向東走,在建築物轉角的位置就會看到東花園的入口(圖30)。

圖30 主教宮東花園入口(下)

20190609主教宮東花園入口

東花園的中軸線正對著主教宮建築物的中心,建築物一樓是剛才在[主教宮簡介]中介紹過的花園大廳;二樓是皇帝大廳,由於皇帝大廳是主教宮主人符茲堡親王主教接待重要貴賓的房間,因此東花園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相較於南花園的平坦,因為考量主教宮防禦工事而加高施作的城牆堡壘,恰好讓內部的東花園可以利用填土加高的方式,增添了斜坡、樓梯、高台等立體的變化,完全提升了整體景觀的豐富度,徜徉其間更能體會整座花園之美(圖31),讓人不得不嘆服設計師的設計功力!

圖31 由階梯狀高台欣賞東花園(下)

20190609主教宮東花園

(圖31說明

1.東花園的中軸線正對著主教宮建築物的中心(攝於階梯坡道上);

2.即便在平面的部份,設計師也採用了樹籬(圖中左下角)來創造花園的立體感)

平面的部份除了翠綠的草坪、花朵盛開的花圃和樹木之外,設計師也巧妙的運用高大的綠籬和精心修剪的樹雕來增添立體感(圖32)。

圖32 主教宮東花園的細節(下)

Day14主教宮東花園細節.jpg

(圖32說明

左:東花園中高大的綠籬;

右:坡道旁精心修剪的樹雕)

既然是歐洲宮廷花園,雕像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有別於南花園各種不同主題的雕塑,東花園的雕塑主題幾乎都是以Putti為主(圖33)。

圖33 東花園中各種有趣的Putti雕塑(下)

Dat14東花園的雕像.jpg

(圖33說明

Putti的形象是胖胖的小男孩,通常是裸體的,但和一般天使不大相同,他們不一定有翅膀;在不同的時代中Putto(單數)代表的意思可能不一樣,在巴洛克藝術中,Putto開始代表上帝的無所不在;

上:透過可愛的雕塑欣賞後方的主教宮和東花園,這些可愛的Putti也見證了東花園的歷史;

右下:有關Putti的雕塑總是可愛又俏皮,東花園中竟然還有他們馬殺雞的模樣)

這些可愛又生動的雕塑都是出自於出身法蘭克地區(Franconia/法蘭克尼亞)的雕塑家約翰.彼得.瓦格納(Johann Peter Wagner)之手。

符茲堡主教宮(Residenz)相關資訊

地  址Residenzpl. 2, Würzburg

介紹網址符茲堡主教宮和宮廷花園官網(英文版;包括開放時間、收費方式)

我們符茲堡的行程,就在主教宮美麗的花園陪伴下畫下句點啦!為了把握在老城區最後的時刻,我們決定由主教宮漫步回下榻的旅館Hotel Residenz(哇,原來旅館就是以"主教宮"來命名耶),這段路程也許多走幾步路(約15~20mins),但卻能再多欣賞一點老城區的風光,好好的跟符茲堡說聲再見了。

接下來我們又要搭乘德鐡前往下一站~位於童話大道上的哈美爾,敬請期待囉~

 

arrow
arrow

    法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